小班健康教案

來源:尚雅範 2.59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健康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眼睛的作用和重要性,知道要保護眼睛。

2、瞭解保護眼睛的簡單方法。

3、初步瞭解眼睛的小常識。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我自己》、4—6個生活常見物品

活動過程:

一、我看見了什麼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神祕的箱子,先請你們閉上眼睛,我從箱子裏拿出一件寶貝,請你們來看一看,説説你看見了什麼。

2、教師不斷地變換物品,每換一件物品,都請幼兒説説看見了什麼。

3、提問:你是用什麼看見這些物品的。

二、遊戲“什麼不見了”

1、教師出示物品,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其中一個物品抽走。請幼兒睜開,説説什麼物品不見了。

2、教師將其中兩至三個物品拿走,請幼兒説説什麼物品不見了。

三、經驗遷移

1、你們看看,在教室中我們的小眼睛還看到了什麼。也看看教室外,你還看見了什麼。

2、請幼兒閉上眼睛,説説閉上眼睛的感受。

3、小結:我們的眼睛能看見生活中那麼多的`物品。能看見近處的,能也可以看見遠處的。能看見大的,也能看見小的東西。眼睛是多麼的重要啦,它是我們臉上的一個寶貝,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四、眼睛是什麼樣的

1、請小朋友相互看看小朋友的眼睛長什麼樣的,發現有眼珠、眼白、眼睫毛。

2、請小朋友説説怎樣保護眼睛。(不用髒手揉眼睛,看電視時間不要太長)

活動反思:

活動的開始環節還是較為吸引,能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將活動比較順利的帶入。後面開始變換環節,有些小朋友坐不住,教師在這裏沒有很好的進行管理。用小眼睛看到的應該讓幼兒自己説出,應該處於主動地位。一個問題不行,要變換問題。

第二環節,教師説清楚遊戲環節的時候,有些小朋友沒有記住,這裏教師也沒有進行適當的管理,導致場面有些混亂。後面教師藏起第二、三個物品的時候,當小朋友不守遊戲規則的時候,教師也沒有進行適當的制止。應該及時進行管理,讓小朋友遵守有些規則。有時幼兒回答要用完整的話來説,養成幼兒良好的説話習慣。

第三環節,教師應該先要用一句話結束掉前面一個環節,讓小朋友進入下個環節。或者用誇張的語言將小朋友帶入到下一個環節。當小朋友不明白老師意思的時候,教師應該換個問題,讓小朋友更容易聽懂,效果也許會好一些。有些太過深奧的問題,應該刪除,不應該進行提問,要充分考慮小朋友的年齡特點。

在最後的環節當發現小朋友無法回答的時候,應該鼓勵小朋友説説,或者和他一起説,老師不能全部説出來,鼓勵小朋友善於發言。總體時間過於太長,有些語言不夠精煉,教師引導性不夠。

小班健康教案2

活動目標:

1、利用情境畫畫,呈現飯後用紙巾、小毛巾擦嘴巴的方法,訃幼兒能夠學習禮儀。

2、呈現飯後的整理工作,提醒幼兒飯後要擦桌子,收拾食物殘渣及把果皮丟到垃圾筒,並記得洗手。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已瞭解幼兒園用餐的'一些常規。

活動過程:

(一)教帥講述故事內容,説明小朋友奇奇、小狗汪汪和小貓咪咪吃完飯後,大家都記得用紙巾或小毛巾擦拭嘴巴,嘴巴就不會油油的了。

(二)教師提問:小朋友吃完飯後嘴巴會不會油油的?要怎麼處理?可以用什麼東西擦嘴巴呢?請幼兒自由發言。

(三)講故事:《彩虹村的禮儀大使》。

(四)説完故事,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山羊會被選上嗎?"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

(五)教師請兩位小朋友上台示範吃飯時應注意的事項,如:

1.用餐時,要坐端正,手肘不張開。

2.吃東西不説話,也不發山聲音。

3.細嚼慢嚥,不翻撿菜餚。

4.不可邊吃邊玩。

5.不揮動湯匙。

6.吃完飯後用開會溯口和擦毛巾將嘴巴擦乾淨。

教師提問:飯後要做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頁面的圖意,並説出飯後應完成的工作,如:用抹布擦桌子,把果皮丟到垃圾桶等。

小班健康教案3

活動準備:

1、已認識西瓜,瞭解西瓜的外形特徵。

2、吃過西瓜。

3、毛毛蟲的頭飾。

教學重點:

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教學難點:

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過程:

1、帶領孩子做熱身運動。

2、討論西瓜的.外形特徵。

猜謎語導入課題。

師:西瓜長得什麼樣?我們想一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現在我們變成大西瓜了)

師:我們用什麼辦法能變成小西瓜?(幼兒手拉手,小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西瓜)

3、遊戲:切西瓜

幼兒圍成圓圈,教師示範講解遊戲規則,師幼共同有節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要吃西瓜切開來。”教師邊走邊有節奏的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唸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着其餘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

4、教師扮演毛毛蟲來吃西瓜練習切西瓜遊戲。

5、放鬆活動。

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放鬆活動。

活動延伸:

在幼兒熟練掌握遊戲後,適當增加遊戲難度,當切到兩位小朋友中間的時候讓這兩位小朋友沿着圓圈朝相反的方向繞圈跑回原位。

活動反思:

孩子們玩得很盡興,運動量也達到了小班年齡段的標準,在遊戲中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活動目標完成得比較順利。

讓小班的孩子明白玩遊戲要遵守規則,這對以後小朋友參加其它各項活動都有個前瞻意識,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規則。以後進行其它遊戲活動也更順利。(4)小班上學期健康教案《我想長大》含反思

小班健康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人是慢慢長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長大的變化,看到自己的進步,萌發自信心。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

2.故事PPT

3.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與小朋友相互熟悉,拉近距離。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在教室裏已經互相認識過了,現在我來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記住我了。我們互相問聲好吧!小朋友們好!

老師很開心,因為你們都記住了。

二、引出:出示小動物圖片吸引小朋友注意力。

師:"今天我來是和小朋友們一起學本領的,不過我不是一個人來的',我帶了三個好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好,我們趕緊把他們請出來吧!" 1.出示掛圖第一張師:"小朋友看看,三個好朋友是誰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師:"小眼睛可真亮呀!我的三個朋友心裏都在想着同樣一件事情,盼望着......

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這三個小傢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點長大……(連接下一環節)

三、重點:聽故事,懂道理。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看掛圖講故事)--師:"這三個小傢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點長大,它們想:"要是能長得像大象、河馬、犀牛那麼大,那麼有力氣,該有多好啊!於是,他們想出了許多辦法來。小老鼠拼命吃東西,啊嗚啊啊嗚,可是還比不上大象的腳趾頭,小猴子穿…….可是,還夠不到大河馬的膝蓋呀!"

2.猜測小青蛙會想什麼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師:"咦,小青蛙會想出什麼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呢?"

3.繼續講故事直至故事結束,驗證猜測的結果師:"小青蛙每天都練跳高,跳得頭也暈了,可和大犀牛一比,還沒它的眼珠子大呢!…….他們還是那麼小,不過,他們還是天天盼着快點長大。"

4.教師提問,幫助理解師:"看看(指着圖),小老鼠是想了什麼辦法讓自己馬上長大的?(拼命地吃東西)小猴子、小青蛙呢?(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戴媽媽的眼鏡,小青蛙每天練習跳高)

師:"它們真的一下子就長大了嗎?"(沒有,他們還是那麼小)(銜接下一環節:"寶寶們是一下子就長那麼大的嗎?")

四、經驗遷移"寶寶們,那你們是從媽媽肚子裏一出生就是這麼大的嗎?""教師展示小朋友們小時候不同時期的照片,通過比較知道自己是慢慢長大,並同時能感受到長大的變化。

現在的你們長大了嗎?想長得更大嗎?你有什麼好辦法讓自己長大呢?

長大了你想幹點什麼?

五、活動結束:

開着小火車一起去看看大班哥哥姐姐小時候的照片展!

附:

小老鼠,小猴子還有小青蛙天天盼着自己長大。

哎!要是能長得像大象,河馬,犀牛那麼大,那麼有力氣,該有多好啊!於是,他們想出了許多辦法。

小老鼠拼命吃東西,啊嗚啊嗚,每天把自己的肚子撐得飽飽的。他走到大象跟前一比,還比不上大象的腳趾頭呢!

小猴子穿上爸爸的衣服,帶上媽媽的眼鏡,嘿嘿,長大了!他去和大河馬比,可是還夠不到大河馬的膝蓋呢!

小青蛙每天練跳高,蹦呀蹦,跳呀跳,蹦得頭都暈了。耶,這下長大了吧!可是和大犀牛比了比,還沒有大犀牛的眼珠子大呢!

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誰也沒有找到一下子長大的辦法,他們還是那麼小。不過,他們還是盼着快快長大。

反思:

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更願意和老師一起去發現、嘗試、探索,最後得出結論。這樣的活動進行起來師生都感到輕鬆、愉悦,幼兒接受得快、掌握好。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幼兒其實不是需要一個教師而是需要一個合作伙伴。

小班健康教案5

活動目標:

1、掌握折身跑的技能,提高身體動作的連貫性和敏捷性。

2、增強幼兒跑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3、體驗與同伴分角色合作遊戲的歡樂氛圍。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貓和老鼠》光碟、一個哨子、貓、鼠頭飾若

活動設計:

一、準備活動

1、幼兒看光碟《貓和老鼠》,請他們説一説貓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師講述《十二生肖》的故事,使幼兒知道貓一見老鼠就追的原因。

3、幼兒做跑、跳、躲閃等方面的運動為遊戲做準備。

二、學習折身跑

1、教師示範折身跑的過程。

2、鼓勵幼兒做折身跑的練習,個別指導,注意提醒幼兒不要相互碰撞,注意安全。

3、討論:在快速跑的過程中如何迅速折身往回跑?個別幼兒做示範。

三、做遊戲,熟練掌握折身跑的.方法

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及規則。

2、分角色遊戲

(1)將參加遊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扮演貓戴好頭飾站在終點,一組幼兒扮演老鼠戴好頭飾站在起點。

(2)教師吹哨子,當第一次哨子聲響起,扮演老鼠的幼兒立刻跑向終點,當第二次哨子聲響起,扮演老鼠的幼兒立刻跑回起點,同時扮演貓的幼兒去追老鼠。先跑回起點沒有被捉到的幼兒為勝。

3、交換角色進行遊戲。

活動延伸:

兩組幼兒進行折身跑運球PK賽,也可以讓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折身跑的遊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創設情境,調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的興趣。教師帶領幼兒學老鼠的樣子進行活動前的熱身運動。我創設“幫媽媽救鼠寶寶”的遊戲,在遊戲中讓幼兒在鞏固、運用折身跑技能的基礎上,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情緒情感得到釋放與表達,幼兒在活動中身心都有所收穫。在與同伴情感交流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完成身體的放鬆,並給予正面的引導與鼓勵。

不足之處:教師向幼兒講解折身跑的動作技能時,個別幼兒對於折身跑的要領掌握不夠,造成在遊戲的過程中,有的幼兒沒有按照老師講的要領進行折身跑。

小班健康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疊褲子的正確方式。

2.嘗試自己疊褲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材料準備:

每人一條長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中午睡覺的時候,寶寶都要脱褲子,脱下來的小褲子要怎麼辦呢? 2.出示小褲子。提問:誰會疊呢?

3.請幾名幼兒示範疊褲子。

二、利用兒歌,示範疊褲子步驟。

1.教師示範。

師:小褲子也會念兒歌,你的小耳朵仔細聽,兩條褲腿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抱一起,彎彎腰,小褲子就疊好。

2.幼兒嘗試摺疊,教師指導

三、幼兒練習

1.小組練習摺疊褲子。

2.全體一起練習摺疊褲子。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兩條褲腿對齊擺放。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已經有很多小朋友學會一邊念兒歌,一邊疊褲子。小朋友現在已經很能幹了,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後小褲子都要自己疊。

活動反思:

小班第一學期的孩子,家中家長的包辦代替、對家長的依賴還存在,通過週末活動疊褲子,讓孩子學習用兒歌的方式疊褲子,幫助孩子更好掌握疊褲子的方法,同時也增強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使孩子們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教師也需要多鼓勵、表揚幼兒,才能使幼兒萌發自己動手的意願。

小班健康教案7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得嘗試活動,正確説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稱和數量,瞭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眉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眉這些器官。

4、初步瞭解五官的小常識。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男孩頭像一幅。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小朋友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説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麼?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説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眉在頭上的位置。並念兒歌

鼻子鼻子本領大,長在臉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聽話,長在我的頭兩旁。

二、找一找

1、教師説出五官的名稱,引導幼兒在自己的.臉上找出來。

2、用手指一指,還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臉上找一找。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兩隻耳朵,一張嘴巴,一個鼻子,一對眉毛;眼睛裏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並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教師噴香水,讓幼兒聞一聞,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嘴巴是用來説話和吃東西的,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眉毛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豐富人的面部表情,雙眉的舒展、收攏、揚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樂等複雜的內心活動。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麼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説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麼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麼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讓幼兒瞭解如何保護五官。

(1)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髒東西。

(2)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4)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裏;不玩尖鋭(刀子,剪子......)的東西,以免刺傷眼睛。

四、競賽遊戲:指五官,即教師提問:鼻子在那裏?(眼睛、耳朵、嘴、臉)孩子邊説邊指出來。

教學反思:

這節課目的是讓幼兒認識五官,瞭解五官的具體作用,同時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活動一開始,我説“昨天有位小朋友照了張相,他想考考你們,瞧他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麼”?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然後我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的名稱,數量及位置。第二個環節是手指遊戲《找五官》,幼兒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説:“鼻子鼻子嘴巴,孩子的食指快速地從鼻子上移到嘴上(眼睛,眉毛,耳朵等),孩子們玩的很開心。第三個環節是通過聽聲音、聞香水、、看圖片來了解五官的具體作用。然後我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二個眼睛,二隻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裏有眼珠,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它們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不行,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五官。

小班健康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吃了太多甜食物會影響身體健康。

2、知道愛吃什麼有助於健康。

3、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教育掛圖,《不吃太多甜食》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糖果或甜食品後講述故事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老師手裏拿了一些什麼啊?(糖果、餅乾等)那小朋友們愛吃嗎?(愛)。

2、教師講述故事《不吃太多甜食》,幼兒傾聽。

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聽一聽到聽到了什麼?

3、教師出示掛圖《不吃太多甜食》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內容,並回答教師問題。

(1)玲玲和強強愛吃什麼?(只愛吃甜食)不愛吃什麼?(不愛吃飯和菜)他們看見一座什麼樣的甜房子?他們兩個是怎麼做的?(用糖果、巧克力和奶油蛋糕做的房子,把房子吃了)

(2)玲玲和強強吃掉了甜房子,為什麼哭了?(牙疼)

4、教師小結並討論不能吃太多並説説吃多了會有什麼不好的反應。

師:如果老愛吃甜食物就會有好多不好問題出現。

(1)飯菜吃不下,蜜蜂會叮咬,螞蟻會爬到臉上等。

(2)會長成小胖子,會蛀牙等。

5、活動總結。

小朋友們!那以後你們要不要只愛吃甜食物,不愛吃飯拉,如果還這樣的話,身體就會越來越差的!所以我們要每次要吃也只能吃一點點!

6、活動結束。

小班健康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瞭解耳朵的外形特點和構造。

2.讓幼兒在比較、討論中瞭解耳朵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3.發展幼兒的聽覺感官,培養探索自身奧祕的興趣。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兩個易拉罐(裏面裝的物體不同),PPT準備,《不要隨便掏耳朵》視頻,日常小朋友生活照。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1.出示只有出現各個動物耳朵的圖片,讓幼兒猜測動物名稱。

2.出示只漏耳朵的小朋友的圖片讓幼兒來猜測。(出示各個動物形象和身邊

小朋友的耳朵是為了立刻來突出這節課上課的重點。)

二、瞭解耳朵的構造。

1.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耳朵,為後面準確區分各部位做準備。

2.結合教材上的耳朵解剖圖請幼兒看多媒體課件(耳朵的結構圖)——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與多渠道參與法,讓幼兒在觀察後説,在看後瞭解在參與後掌握耳朵的各部位名稱。(設計環節的意圖可以不出現的教案中,一般説課時會用的比較多。另外,把該環節要説的話都寫出來,以便上課時語句表達可以更加準確到位)

三、瞭解耳朵的作用

1.瞭解耳朵美觀的功能——選取小朋友的生活照,通過找不同方式讓小朋友感受到有耳朵的重要性。(採用比較體驗法,讓幼兒感受到耳朵的重要性)。

2.瞭解耳朵的聽覺功能——選取了兩段風格很迥異的音樂是為了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耳朵可以聽到音樂是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的過程。

3.瞭解耳朵不僅能聽到聲音還能分辨音色——教師出示製作好的裝有米粒和彈珠的易拉罐兩隻,晃動罐子,請幼兒傾聽,根據聲音的不同,來判斷罐子中裝的是什麼。(採用感知體驗法讓幼兒對本活動產生興趣,增加趣味性。) (如何説,每個環節把要説的話都寫進去)

四、看視頻《不要隨便掏耳朵》

1.看完視頻,先提問,請幼兒來説説視頻內容,提取幼兒已有的保護耳朵經

2.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能不能隨便掏耳朵,如果要掏耳朵必須有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才可以。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耳朵,跟別人説話的時候聲音不能太大,不能對着小朋友的耳朵大喊大叫,更不能用尖利的`物體去掏耳朵,因為耳朵裏的耳膜對我們很重要,如果把它弄破,就聽不見聲音了。如果聽見特別刺耳或是特別大的聲音時要用手把耳朵捂住或者張大嘴巴,這樣可以減少聲音對耳膜的刺激。

五、保護耳朵小竅門(對孩子要説的通俗易懂,下面的表達太成人了些) 1.按摩耳廓:以掌心前後摩擦耳廓正反面10餘次,這樣可以對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經絡、振奮臟腑,然後,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輪部10餘次,可緩解上班族常見的頸、肩、腰、腿痛,以及頭痛、頭暈。

2.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頂端10餘次,此法對情緒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鎮靜、止痛、退熱、清腦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夾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並摩擦耳垂10餘次,可防治頭暈、眼花、近視、耳鳴、痤瘡、黃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3.全耳“總動員”: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窩開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餘次,使之發熱,這手法對內臟有很好的。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從活動效果來看,教學難度適宜,教學準備充分,視頻資料、課件的運用有效幫助幼兒對耳朵功能的認識,引導幼兒不斷探索耳朵的祕密。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6)小班健康優質教案《追追樂》含反思

小班健康教案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多吃甜食對牙齒不好,產生保護牙齒的願望。

2.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養成飯後漱口的良好衞生習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每人一隻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臉盆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故事《小熊拔牙》後,教師提問:媽媽為小熊買了多少糖?媽媽對小熊説了什麼?小熊是怎麼做的?

2、引導幼兒邊品嚐芝麻糖,邊自由講述。小熊吃了一塊糖,真香呀!老師也給每個小朋友帶來了一塊糖,請小朋友品嚐呢。

3、引導幼兒邊嘗芝麻糖邊自由講述: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顆粒是什麼?

4、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幼兒:小熊後來又是怎麼做的?小熊的牙齒怎麼了?(請幼兒學一學牙疼的樣子。)為什麼會這樣?(多吃甜食對牙齒不好。)

5、通過觀察、討論,引導幼兒發現吃東西會有殘渣留在牙齒上,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1)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疼。小朋友剛才也吃糖了,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齒,發現芝麻糖粘在牙齒上的現象。)

(2)引導幼兒用漱口的方法《把粘在牙齒上的東西吐出來,讓幼兒觀察吐出的殘渣。

(3)“咕嚕嚕”漱漱口。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讓誰在嘴裏“咕嚕嚕”的唱歌,然後吐出髒水。(可讓幼兒用礦泉水漱口,防止吞下生水。)讓幼兒看看自己吐出的殘渣,告訴幼兒吃東西后要漱口。

活動延伸

可是平時除了刷牙,我們還可以漱口,漱口也能保護我們的牙齒,把髒東西趕走,今天我們學會了漱口,以後吃完東西要漱口,能做到嗎?

反思:

對目標達成的反思目標一的達成較好。整個活動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讓幼兒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從而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並學會了正確的漱口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