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不想説話了

來源:尚雅範 1.61W

突然就不想説話了,一個人突然發生了變化,往往會讓人浮想聯翩,我們最常想到的就是,他一定經歷了什麼事,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了,跟以往判若兩人了。一起來看看突然就不想説話了。

突然就不想説話了1

一:意味着他明白了多説不如多做,懂得了謹言慎行的重要性

當一個人總是不停地説話時,他是沒有時間思考的,看似他口若懸河,才華橫溢,內心有可能很貧瘠,思想也有可能很空虛。

當他不停地輸出而沒有任何輸入,早晚會有神思枯竭的時候。

而那些話很少的人,反而是思想更有深度的人,他們不停地充實自我,不停地思考和反省,每分每秒都在進步着。正如魯迅有句話説: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説話,我便感到了空虛。”

當一個人越來越不愛説話,不是他心情很差,而是他突然想明白了。

他意識到話越多,危險就會越多,所謂禍從口出,便是這個道理。只有少説多做,才能讓自己變得更上進,也更安全。

二:意味着他看透了人際交往的本質,不再浪費寶貴的精力和時間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終究離不開一個利字。

有利益牽扯時,他們可以跟你無比親密,一旦沒有利益可圖了,他們就會瞬間跟你劃清界限,保持距離。人心就是這麼現實。

當你看透了這一點,你就不會再浪費如此多的精力和時間。

你會慢慢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社交關係,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維繫的,他們都屬於無用社交的範疇,帶給自己的只有內耗而已。

與其如此,倒不如讓自己的圈子乾淨點,及時將一些人踢出去,自己也能早日清淨。

突然就不想説話了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很寶貴,同時也很有限,你花費太多在無用的事上,就會忽略真正有用的、重要的事,這才是最大的不理智和得不償失。

三:意味着他悟透了人生的真諦,開始懂得了為自己而活

以前,我們覺得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於是拼命地去結交朋友。以前,我們覺得只要贏得過別人,人生就算是成功的,沒有遺憾的。

但是後來我們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能稱之為朋友,人生當中的`很多事,也沒有必要跟人攀比。

到頭來我們終將明白,人生是自己的,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

這是人生的分界線,悟透了這一點,你就不會再在乎別人的看法了,而是真正懂得了為自己而活。你會開始考慮,你想要的是什麼,你人生的重心是什麼,以及你每一天的生活,到底該怎麼過。

到了這一步,成熟才剛剛開始。

一個人突然變得不想説話,也不想跟人來往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意味着他變得成熟了,活得清醒了,內心也變得比以往更強大了。

人生本就孤零零地來,又孤零零地走,沒什麼好介懷,好傷感的。

只要你忠於自己的內心而活,儘可能地讓人生少點遺憾,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一生了。

突然就不想説話了2

緘默效應(Silence effect)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女朋友多次向男朋友表達想要溝通的意願,但是每次提出問題後,都被對方當做“無理取鬧”處理,不僅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兩個人還會因此大吵一架。最後女朋友對於兩人之間的問題不再提起,感情也由失敗告終。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緘默效應:濫用強迫手段所招致的沉默。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考慮到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大都願意挑他人更喜歡聽的話來迎合對方,對那些可能會讓對方不悦或是不利於自身價值的話,會選擇緘口不言。緘默效應就此在人際中發揮着作用。

可是緘默效應不見得是好事。

例如,在職場中,下級因為害怕上級的威嚴,犯了錯誤不敢向上級如實彙報,導致上級無從得知正確的信息,錯誤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在今後的工作中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當代年輕人各個都想成為獨一無二的人,但是又害怕脱離羣體,所以哪怕有話想説,也會因為羣體意識而選擇沉默。這也是招致緘默效應的重要原因之一。

個體的對抗

魯迅曾經説:“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在社會生活中,不少人會選擇這樣的反抗方式——用沉默來表達不滿。

這樣的沉默包括面對不公時忍氣吞聲,他人需要幫助時視而不見,需要挺身而出作證時裝聾作啞。説到底,沉默可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同樣的,沉默也被這樣的人當做積極有效的對抗方式。

不可否認,現代生活節奏迅速,各方面的壓力都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是成年人還是隻有死扛着,與社會的一切都做着自己的對抗。

突然就不想説話了 第2張

除了將沉默當做與世對抗的方式,現代人越來越不愛説話,也是因為“無話可説”。

每個人都過着自己的生活,向他人傾訴成為一種奢望。因為人類的悲喜從來都不是共通的,有些心情説出去,免不了被當做一種打擾。

再加上年歲的增長,個體會不自覺的.把一些心情和情緒留給自己,這是個體在內部的對抗。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抗爭。

大概是因為人生而孤獨,在往後的歲月裏,人們會傾向於自己與自己對話。

還有一些人,是無力再對話,只好選擇沉默。

經歷的越多,體會就越多,矯情的言論不再適合當下的自己,因為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以及表達方式。

沉默也是表達方式之一。越來越沉默也可以被看做是成熟的標誌。

想要讓小孩子沉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他們藏不住心事,他們也沒有必要藏任何心事。所以小時候可以暢所欲言,談天論地。

成人之後的心事,就如同三毛送給荷西的撒哈拉沙漠一般。

有人選擇説,有人選擇不説,這只是一種選擇。

張揚和喧囂是生活方式,沉默和不語也不失為一種意境。

現代人的常態就是如此,想得多了,説的就少了。有些話不用説,因為別人不懂。有些話不必説,因為説了也沒有用。

都説擊潰成年人的大概只需要一個瞬間,我想這個瞬間也是沉默的瞬間吧。

突然就不想説話了3

有更重要的使命,怕浪費時間,無暇顧及人情世故

當我們人生得意時,往往喜歡與人推杯換盞,聚會聊天,可一旦我們有了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時,就會覺得人情世故皆是浮雲。

試想,如果自己的至親,遭受了傷害,或是在社會上經歷了不公平和羞辱,抑或是生活拮据。

我們的人生課題,絕不是就此沉淪,更不是熱衷於活躍在人羣中,而是要救家人、討公道、琢磨多賺錢。

嬉笑怒罵,已經很難影響我們的情緒,也不容易讓我們為此煩惱了。

因為眼前所求,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想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事上,所有精力必須全傾注於一件大事。

站的高了,向下俯瞰,很多人已經不再重要,很多話也無需多講。

《寒風吹徹》中説: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就連名人也是如此。

錢鍾書寫出了厚厚的《管錐編》,曾經做了幾萬條讀書筆記。

曹雪芹“披閲十載,增刪五次”,也只是完成了紅樓夢的前八十回。

馬克思為了寫出《資本論》,曾經把大英圖書館的書讀了個遍。

突然就不想説話了 第3張

當你全心撲在一件對你有特殊意義的大事上時,你就會適當地迴避人羣,懶得費口舌,花心思,去研究人情世故了。

遭受過重大創傷和變故,喪失了對人的信心

心理學上説,一個家庭中的 “觀念”,是很重要的.。

例如,家人覺得“農村人普遍沒文化”或者“城裏人多數傲慢和矯情”,這份根深蒂固的觀念,會複製到子女身上。

同樣,觀念是“沿襲”,也是“隔閡”。

就像房思琪和媽媽的對話一樣,媽媽認為這一切的錯在學生自身,而思琪的親身經歷,讓她知道,她只是個受害者,是個涉世未深,沒能力保護自己的人。

母女的‘觀念’和認知有很大沖突,這份裂痕,很難癒合,甚至會把人推向絕境。

親人之間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説對外人和社會有信心了。

正如離異對人的打擊一樣,一位同學曾經對我説的,伴侶給了她很大的傷害。

她離婚後的感受就是,好像自己走在一個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從,更不願與人見面説話,只想跑到一個孤島上,獨自舔傷。

所以,當你在人生的大事上,遭受了誤解、挫傷和絕望時,自然不會有能量去維繫人際交往了。

認知和心智超過周圍大部分人,多説無益

前幾年流行一句話:有多少人優秀而平凡地活着。

越長大,就越明白,一個人的幸福,很大概率由運氣決定,這個運氣,包含了出身、社會環境、所受教育、物質條件、顏值、天資等等。

所以,失敗很容易,成功卻很難。

有很多資質優良,人品貴重的普通人,因為各種情況,沒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但讀過很多的書,加上敏鋭的洞察力和認知水平,使得他們的見識和判斷力,往往優於常人。

一旦發表觀點時,他們的尖鋭和聰慧,可能會被陌生人接受,但很難被身邊的人接受。

因為,兩個人溝通,必須要有相似的水平和認知能力。

為什麼鍾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一直廣為流傳,就是因為只有被理解,才能讓一個人對另一人敞開心扉。

如果交流時,沒有與自己“相配”的聽眾或溝通對象,甚至會被攻擊和挖苦,那麼任何的説話和來往,都是給自己填堵,所以,多説無益。

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超越大部分身邊人時,他的人緣不會太好,也不會喜歡在人羣中享受熱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