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來源:尚雅範 1.4W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閲歷的加深,人會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獨立。如果話越來越少且喜歡獨處,那説明他經歷了一些事,成熟了。下面分享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1

成熟的人,就像熟透的稻子,低着頭,沉甸甸

“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秕子”。一個人越來越成熟,就越來越不起眼,不再張揚,不再炫耀什麼,也沒有了太多的慾望。他總是人羣中毫不起眼的那個人,即便身價上千萬,也不會被人一眼認出來。

只有那些不成熟的人,才打扮特別顯眼,希望別人都注意自己,或者他會發表一些不尋常的言論,以此讓別人關注自己,給別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可是他不知道,他亂説話的樣子,其實是“出洋相”,別人就像在看“馬戲表演”,不是真的佩服。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曾經看過一個短視頻。一個正在農場裏幹活的人,接到同學的電話,要他參加聚會,他騎着三輪車就出發了,連工作服也來不及換,他太想見到同學們了。

趕到聚會地點,同學們見他是開三輪車來的,就一個勁地嘲笑他,讓他坐在最角落裏,還有女同學小聲地説,“幸虧當初沒有愛上他,否則這輩子就完了。”

可是吃完飯,才發現這頓飯已經結賬了,騎三輪車的同學已經離開了。服務員説,“剛剛騎着三輪車的人,是 我們老闆,他已經下地幹活去了,這頓飯,他已經簽單了。”這就是現實——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低估任何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年頭,誰都別瞧不起誰,也許今天看到的乞丐,也會變成明天的富豪;也許今天的富豪,就是明天的乞丐。別以為 別人低頭就是弱者,就是沒用的人,往往低頭走路的`人,才是走得最遠的人。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第2張

成熟的人,喜歡沉思,不再逢人便説

一個人越成熟,越不想説話,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身上的壓力很大,生活萬般皆苦。你找人訴苦,就是讓別人看你笑話,而不是被人同情。那些“長舌婦”,就喜歡聽你嘮叨,還希望你多發牢騷,以後他們就有了談資。

一個人,安安靜靜待着,可以呆得住,才是智者。唯有安靜的時候,才可以低頭沉思,不要與人分享自己的心路過程,不要把心頭的苦水倒出來。經過思考以後,你會發現思路越來越清晰,心靈越來越乾淨。

我的文友春鳴,十多年以前就認識他。那時候,他不知道如何寫稿,更不知道如何投稿,他輾轉找到我,“要如何才能寫出優質的文章?”

我説,“一個人慢慢寫,多寫幾次,就找到方法了。”後來,春鳴寫了三百多篇稿子,也陸陸續續投稿了很多回,但只有一篇稿子在一本雜誌上發表了。他很懊惱,覺得自己的成績太少了。

後來,我告訴他,“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沉思,不要聽別人的,把內心真實的想法寫出來,就會引發別人的共鳴。”現在,他已經在報刊雜誌發表一百多篇文章了,一路走來,他越來越喜歡沉思,一個人安安靜靜坐着,不説話,想到什麼,就寫下什麼。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第3張

當一個人擺脱了內心的浮躁,不再人云亦云,不再逢人就問“怎麼辦?”反而會達到更高的境界,活得灑脱,寫得自由,變得睿智。正所謂,“自己覺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成熟的人,沒有什麼朋友,不怎麼合羣

一個人越成熟,朋友越少,與人交流的時間也越少。別人都不會幫你,你到處求人幫忙,不是卑微了自己,卻讓別人在你面前趾高氣揚?

別人不搭理你,你卻説一堆廢話,是不是也有“備受冷落”的感覺;別人不願意和你在一起,你卻主動依靠別人,你會變成一個沒用的人。

一個人越成熟,發朋友圈也少了,也更加隨意了。發朋友圈就是自己的感受和愛好,與別人無關。你渴望得到更多的點贊,往往會很失望;你渴望有人 留言,那麼你就會因為別人都不留言,感覺很無趣,甚至抱怨“社會太冷漠”。你不在乎朋友圈裏的熱鬧,就越來越活得有味,發朋友圈也越來越自由。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做事,越來越心情好。

你總是看別人的臉色,那麼你就是被別人的“臉色”左右了自己的行動,別人的“臉色”就是礙手礙腳。比方説,你要去旅遊,但是 別人並不看好你,説你很窮,説你太不自量力。那麼你旅遊的想法就終止了,或者你去了旅遊,想着這些話,一路上都悶悶不樂。

那些成熟的人,不合羣,但很自由;不愛説話,但活得很通透,內心總是亮堂堂的,為自己的人生,點亮了一盞明燈。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第4張

成熟的人,總是沉默,卻很堅強

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越來越沉默。一方面是成熟了,一方面是經歷的事情多了,就不再 害怕人生的起起伏伏了。

“你不堅強,軟弱給誰看?”這是一個競爭壓力很大的時代,不要指望別人拉你一把,而是你自己變成有用的人,你活得有骨氣,有底氣。別人需要你的時候,你才是別人的人脈,你自己也會擁有更多的人脈。你應該明白,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互相需要,互相幫助,而不是“誰成為誰的累贅。”

沉默是金,是心靈深處灼灼放光。沉默的人,一直在砥礪前行,即便是懸崖峭壁,也不能阻擋他的腳步,即便是河流也不能讓他停止前進。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即便沒有取得巨大成績,但一定活得堅韌不拔。

成熟的人,懂得“沉默也是一種語言”

當一個人沉默的時候,其實是在無聲地反抗,正是“在沉默中爆發”的真實體現。別人對自己誣賴、詆譭,你越與人爭辯,越説不清,還讓別人説得更加高興。只有沉默的時候,別人反而不會再説下去了。你可以採取狠狠地瞪別人一樣,往往比罵別人一句更有效。

沉默,往往是“此處無聲勝有聲”。不爭辯,你就贏了,心情舒暢了,心靈深處安靜了。那些喋喋不休的語言,社會的喧鬧,都變成了過眼雲煙,都變成了你觀察的對象。你把人生的起起伏伏置之度外,你反而會真正把握住人生。你不説話,但你已經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感到迷茫的時候,那就沉默一會,一個人思考,一個人前行;當你想要吐槽的時候,那就努力讓自己變得沉默,學會換一種方式去理解這個社會,去看待別人;當你過得很苦的時候,那就懂得沉默,扛住苦,才會活得更精彩。

沉默是一種修行,當一個人越來越成熟的時候,修行就到了一定的境界。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2

一:變得不想説話,是因為看透了,活明白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禍從口出”,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就把你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話越多,風險越大。

而這些話少的人,每一句話都是深思熟慮,在腦子裏舌頭尖過了無數遍才會出口,自然也降低了很多“禍從口出”的風險。

如果這樣的一份謹慎,就算事業的開端不一定會那麼容易被賞識,但最起碼可以守得住自己的位置,不會輕易犯錯被踢下去。

站得高是本事,站得穩同樣也是一項技能。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第5張

還記得《潛伏》裏的餘則成嗎?他就是一個話少的人,但是卻為革命立下了大功。

餘則成深入敵營潛伏多年,一直事謹慎小心,低調沉穩。他在派系林立的辦公室不僅能夠生存下來,還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為我黨傳送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靠的就是一條原則:管住嘴。

哪怕是朝夕相處的同事,餘則成也不能確定他們的真實身份,那麼很可能一句無心的話,就會露出自己的破綻。在那個戰爭的年代,一次疏忽可能就是無數人生命的犧牲。

為了謹慎,餘則成只能守口如瓶。

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不會那麼嚴重,因為説錯一句話而招來殺身之禍,但是因為一句不恰當的話,將你多年的努力一朝付諸東流,這樣事情並不是不會發生。

更何況,語言本來就是可以被多種解讀的一種傳播媒介,哪怕你的話在當時當地的語境下是沒有問題的,但經過有心人的傳播,那也許只是換個語氣,意思也就完全不同了。只要這句話是你説的,那就有可能給你帶來麻煩。

所以那些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會控制住自己,能少説的'就少説,能不説的就不説。你所依仗的,最後往往也是你所受限的。

成熟了就變得不愛説話 第6張

二:變得喜歡獨來獨往,是因為內心成熟了,強大了

除了不喜歡説話以外,還有些人漸漸不喜歡跟人交往,他們漸漸告別了無用社交,開始專注於自身。哪怕什麼都不做,只是跟自己單獨相處,也會覺得特別放鬆,特別自在。

現代人總是節奏很快,壓力很大,像一台機器一樣不停地運轉。好不容易到了週末,只想好好珍惜休閒的時間,哪都不想去。

如果出去聚會,會很麻煩,如果有人來家裏做客,會更麻煩。

除了浪費時間,費心費力以外,有時候跟人交往未必能有好的結果,比如你真心待人,結果卻換來了辜負和背叛。

比如你百分百信任一個人,對其無話不談,結果卻發現,他轉身就把你的祕密告訴了別人,原來在他眼裏,你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這樣不對等的感情,帶給我們的只有傷害和消耗。

正是因為曾經吃過虧,受過傷害,才會有那麼多的人,越來越不信任他人,也不敢輕易的交朋友。所以他們喜歡獨來獨往,跟自己相處,不僅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還可以專注於自身,好好地提升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話少的人,往往活得很清醒,喜歡獨處的人,往往內心很強大。

如果一個人變得越來越不想説話,變得獨來獨往,不喜歡跟別人來往,那麼不要小看他。他已經變得成熟了,徹底活明白了。

這樣的人看似低調,實則很不簡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