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八篇

來源:尚雅範 2.86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八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男孩和女孩的主要特徵,知道自己的性別。

2、具有與性別角色相應的行為。

活動重點:

知道自己的性別,瞭解男、女小朋友的主要特徵。

活動難點:

能根據自己的.性別參與具體活動。

活動準備:

1、男、女小朋友圖片一幅。

2、大班男孩、女孩個一個。

活動過程:

1、遊戲情景導入

“大班的小朋友來和我們做遊戲,看看他們是誰?”

“這兩個小朋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你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2、和哥哥姐姐做遊戲:

大班幼兒背向全體幼兒,兩人分別念一首兒歌。

聽一聽,猜一猜:哪一句是男孩唸的。哪一句是女孩唸的?

看圖片,説一説,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從哪兒看出來?

説區別(頭髮、服裝、身體等方面)

3、哥哥姐姐當領隊,男孩、女孩比本領:

哥哥姐姐各站一處,幼兒根據自己的性別站隊。

在領隊的帶領下,進行節目比賽。

教師做評委。

活動結束

小朋友互相探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4、鍛鍊幼兒快速跑的能力。

5、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

6、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猴4個,桃子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過程:

一、出示貼絨圖片小猴和桃子,

説:我們給小猴分桃子吃,1只小猴只能分1個桃子,小朋友看看,是小猴多,還是桃子多?待幼兒回答後,問幼兒:“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在貼絨板上示範:將猴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猴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後將桃子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説一聲:“給你一個桃子。”並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猴子和桃子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餘的'拿出來。

二、幼兒操作。

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後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説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三、玩遊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着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隻貓迅速抓住一隻老鼠,然後説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活動;重新玩遊戲時老鼠比貓多一隻。

活動反思:

通過遊戲活動,幼兒掌握了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方法,並且鍛鍊了快速跑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鹿柴》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正確背誦《鹿柴》這首詩。

4.讓幼兒嘗試敍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鋭的觀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博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古詩,齊讀課題。

二、複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以前,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的?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出示投影,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解詩題。

2.解詞連句知大意。

3.展開想象悟詩情。

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就運用上述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鹿柴》這首古詩。

三、學習古詩《鹿柴》。

1.知詩人,解詩題。

1)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畫家、音樂家王維所寫。

請學生補充介紹有關王維的資料。

2)解詩題。

“柴”,通“寨”,指導有籬落的鄉村別墅。

2.讀詩解意。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詞語。

2)指名讀全詩,糾正以下字的讀音。

“鹿柴”的“柴:讀作“zhài”,不要讀作“chái”。

“返景”的“景”讀作“jǐng”,不要讀作“yǐng”。

“青苔”的“苔”讀作“tái”,不要讀作“tāi”。

3)自學詩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復”中間是“日”不是“目”。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根據書的註釋自學古詩,把不明白的字詞畫下來。逐一解釋。

青苔:深綠色的苔蘚植物,生長在潮濕的地面上。

2)自己試着把句子的意思説一説。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靜的山林裏,只聽見有人在説話,但看不見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陽光透射過密密的叢林,照在青苔上。

4.展開想象,悟詩情。

1)自由練讀、背古詩,體會詩的意境。

2)請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容,思考:這首詩講的是詩人感受到的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這首詩描寫了夕陽西下時空山深林中的幽靜景色。前兩句以人的話語聲來反襯空山的幽靜,着重從聽覺方面描寫環境的寂靜。後兩句以明亮的夕陽返光,反襯出山林深處的幽暗,是從視覺上來描寫環境的幽美。聽覺與視覺相結合,構成一幅空山人語、深林夕照的畫面。詩中寫返照的陽光、幽暗的樹林、深綠的青苔,色彩豐富、絢麗。空山中有“人語”,深林中有陽光,使描寫的環境有了生字。這樣描寫有聲有色,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3)給點時間讓學生討論:

①在這首描繪的景象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②學生這首詩你還有哪些疑問?

(為什麼前兩句明明寫“人語響”,我們卻説它寫空山的寂靜?後兩句寫“返景”“復照”,我們卻説它寫深林的幽暗?)

4)教師小結:

《鹿柴》這首詩描繪了山林的幽靜,寫出了詩人在山林深處,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感覺。

5.練習朗讀,試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讀時注意自然停頓,讀出韻味。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自己試背。

3)同桌互背。

4)集體背。

四、作業:

背、默古詩;預習下一首古詩,查有關作者資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學習分辨音樂的上行和下行,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猴子玩耍、爬上樹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3.樂意參與動作創編活動,有做與眾不同的動作的意識。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重點:

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活動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猴子玩耍、爬上樹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活動準備:

1.猴子圖片一幅。

2.幼兒用書《猴子爬樹》。

活動過程:

一、快慢遊戲,感受樂曲旋律。

1.進行"快慢遊戲"。

2."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慢的,請你跟着音樂有節奏的拍拍小手。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快的時候請你雙手握拳在胸前旋轉。"

二、出示猴子圖片師:這是誰?(小猴子)它有什麼本領?(會爬樹)師:誰來表演小猴爬樹的樣子?

三、觀察幼兒用書《猴子爬樹》畫面,學習用動作表現猴子爬樹

1.師:小猴是怎麼爬樹的?(幼兒學做動作)是一下子爬上去的嗎?它先在哪裏?(樹底下)最後爬到哪裏?(樹頂上)

2.教師哼唱樂曲上行部分,幼兒練習有節奏地爬樹。

3.教師引導幼兒創編猴子在樹上玩耍的動作。

師:小猴爬上樹後會玩些什麼呢?會做什麼動作?(反饋個別有的的經典動作,指導全體幼兒一起模仿練習。)

4.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猴子滑下樹,鼓勵幼兒大膽地自由表現。

師:小猴是怎麼從樹頂上滑下來的?(很快地從樹上滑下來)

四、將猴子的動作與音樂匹配,聽音樂做動作

1.教師分別彈奏三段音樂,引導幼兒選擇相應的動作,嘗試把音樂和動作相匹配。

師:這段音樂是怎麼樣的?感覺小猴子在幹什麼?

2.教師分別哼唱三段音樂,指導幼兒練習有節奏地做猴子爬上樹、玩耍、下樹、睡覺休息的動作,教師用體態動作提示幼兒將動作與音樂進行匹配。

師:過渡:剛剛,我們和小猴一起聽着音樂玩了猴子爬樹的遊戲。現在,我們把猴子爬上樹、摘果子、下樹的`遊戲連起來,聽着音樂玩一玩吧。這一次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3.幼兒跟隨音樂合拍地做猴子爬樹的動作。在動作轉換時,根據幼兒動作掌握的情況,用語言或動作提示幼兒。

4.教師鼓勵幼兒自編有創意的猴子玩耍動作,帶領全體幼兒模仿練習,表現出猴子靈巧、頑皮的樣子。

師:除了這樣下樹,還能怎樣下樹呢?

5.再次練習動作。

師:讓我們趕緊下樹,把果子分給好朋友吃吧。

五、合作遊戲,體驗遊戲快樂。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更好玩的遊戲:請小朋友兩兩合作,一位當小猴,一位當大樹,一起聽着音樂來玩一玩。

六、幼兒完整地聽音樂做動作1-2遍,然後聽音樂模仿猴子的動作走出教室。

師:我們一起學着小猴子的動作到外面去爬樹吧!

教學反思:

進行了學習活動“猴子爬樹”,感覺班級裏的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能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的有趣;他們能仔細地觀看木偶的表演,瞭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他們能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編活動,體驗表現的樂趣。活動中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活潑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迴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幼兒表達的意願。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着音樂的節奏表演。班級裏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團身鑽、膝蓋懸空、雙腳跳等動作,發展幼兒四肢的肌肉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

2.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培養創新的精神。

3.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音樂《我們來運動》、輕快音樂。

2.靠背木椅子若干(每人一張椅子)。

3.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卡片若干,分別用紅、藍、綠色卡紙製作,每種顏色、每種圖案一式兩份,貼在椅背上。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幼兒跟隨音樂《我們來運動》,在活動場地上做點頭、彎腰、伸展、跳躍等動作。

2、教師帶着幼兒圍繞椅子跑。

二、帶幼兒探索一張椅子的玩法。

1、師:“小朋友,你們平時都是坐在椅子上,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可以跟椅子一起玩好玩

的遊戲呢?”

2、教師請2-3名幼兒示範一張椅子的玩法。

3、幼兒自由探索與一張椅子玩遊戲的方法。

三、鼓勵幼兒探索兩張椅子的玩法。

1、請幼兒根據椅子上的圖案兩兩配對,以合作的方式,自由探索兩張椅子的玩法。

2、教師進行觀察,給予適宜的指導。

3、請幼兒示範與同伴合作一起跟兩張椅子玩遊戲的方法。

四、啟發和鼓勵幼兒探索多張椅子的玩法。

1、師:“小朋友的想法都很不錯哦,現在,老師準備了很多的椅子,想讓小朋友嘗試一下,這樣跟椅子玩遊戲,好不好玩?”

2、遊戲《過山洞》: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把椅子分成兩排,並前後相距30-40釐米對着放,請其中一組的幼兒在前後對放的兩張椅子上做四肢支撐,膝蓋懸空的動作,做成“山洞”,請另一組幼兒扮演“火車”,用團身走的方式鑽過“山洞”,第一輪遊戲結束後,兩組可交換位置。

3、競賽遊戲《蹦蹦跳》: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變換椅子的擺法,把椅背倒地對放,請幼兒用雙腳跳的方式跳過椅子做成的障礙物,然後從障礙物外側跑回,下一個小朋友做接力,遊戲以比賽的方式進行,最快跳過障礙物的一組為勝方。根據幼兒的能力,可把椅背轉向一側,形成一定高度的障礙物,請幼兒繼續用雙腳跳的.方式跳過椅子。

五、教師小結,表揚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鼓勵幼兒探索更多的椅子玩法,並做安全教育。

1、師:“剛才小朋友想到了很多利用椅子玩遊戲的方法,有??,最後我們還進行了比賽,大家都很積極參加哦,小朋友再動動腦筋,我們還可以想更多椅子的玩法。”

2、師:“今天的活動是在活動室外進行的,但是,平時在活動室裏,我們可不能用危險的方式跟椅子玩哦,因為小朋友容易受傷的同時,椅子也會摔壞,以後就不能跟椅子玩好玩的遊戲了。”

六、放鬆運動,收拾和搬運材料。

1、放鬆遊戲《氣球破了》:請幼兒做深呼吸,最後一口氣摒住呼吸,變成“氣球”,當教師伸

手戳破“氣球”時,幼兒呼氣,並做自然倒地或蹲下的動作。

2、活動結束,大家一起收拾和搬運活動材料。

師:“小朋友,看,椅子都倒在地上了,讓我們一起椅子扶起來,把它們送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

2.觀察植物生長變化。

3.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照相機,種植地。

活動過程:

一、觀察西紅柿的葉子(第一週)

西紅柿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有幾片葉子?請小朋友數一數。

二、繼續觀察西紅柿(第二週)

你發現了什麼?

三、觀察西紅柿(第三週)

你發現了什麼?

地上為什麼會有裂紋?

我們應該怎樣做?

小結:給西紅柿澆水,就像小朋友們口渴了要喝水一樣。

四、觀察西紅柿(第四周)

你發現了什麼?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勢利導地進行隨機教育,是教師比較難以把握的。往往會將自己的猜測和推想強加於幼兒,使組織和安排的活動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符合。細心觀察幼兒的好奇心及興趣,及時給予支持、合作、引導。抓住孩子的興奮點實施教育,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目標:

1、學習用對稱方法或用喜歡的方法裝飾塑料袋。

2、通過觀察,明確自己的裝飾想法敢於用簡單的圖案裝飾塑料袋。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材料設計:

油畫棒、各色卡紙、閃光紙、碎布料、小亮片、雙面膠、固體膠等。

玩法提示:

1、將塑料袋剪成各種形狀的塑料紙。

2、用各色油畫棒為其添色。

3、將各色卡紙、閃光紙、碎布料等有機組合,裝飾樹葉拼圖。

4、用一張透明的同形狀塑料紙覆蓋,密封。

5、還可以將各色卡紙拼圖、碎布料拼圖作為主要圖案,輔以其他裝飾。

指導要點:

1、教師可以視幼兒水平提供更多的材料。讓幼兒藉助多種材料嘗試給塑料袋裝飾。

2、幫助拼圖案有困難的幼兒,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目標:

1.喜歡朗讀兒歌,讀準字音“幼兒園”“老師”“她”。

2.感受老師的愛,喜歡上幼兒園。

3.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4.體驗兒歌遊戲的樂趣。

二、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喜洋洋頭飾、場景佈置。

三、過程:

1.談話引入師:今天有個你們最喜歡的小朋友要來到我們小二班做遊戲。(出示喜羊羊)

2.觀看教師表演,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出示喜羊羊頭飾,邊念兒歌邊表演。

提問:

(1)寶寶喜歡上幼兒園嗎?

(2)寶寶喜歡老師嗎?為什麼?

3.學習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示範朗讀兒歌。

導語: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們朗讀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稱叫《幼兒園像我家》。

提問:老師朗讀兒歌的時候聲音是怎麼樣的?(有感情、有節奏的)教師小結:我們朗讀兒歌的時候要用好聽的聲音把兒歌讀出來。

(2)幼兒跟讀兒歌。

讀準“幼兒園”“老師”“她”。

(3)逐句分析兒歌,與幼兒互動。

師:老師叫我什麼?(教師豎起大拇指表揚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能和老師有禮貌地打招呼的孩子,説他們是好娃娃。)

師:“我説老師像誰?你覺得老師像媽媽?”(教師自我介紹像媽媽的地方。)

師:老師愛你的,那麼你愛老師嗎?愛老師的.小朋友老師可真喜歡,趕快來與老師來擁抱一下吧!

4.兒歌表演,再次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個別朗讀,分組朗讀和集體朗讀相結合。

師:這麼好聽的兒歌加上好看的動作那就更加不錯了!

5.結束語。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兒歌《幼兒園像我家》,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個家了呢!小朋友你們喜歡幼兒園這個家嗎?回家之後我們把這個好聽的兒歌分享給爸爸媽媽聽吧!

附:兒歌《幼兒園像我家》

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

老師叫我好娃娃,我説老師像媽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