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隨筆(15篇)

來源:尚雅範 2.92W

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幼兒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班幼兒隨筆(15篇)

中班幼兒隨筆1

假期靜下心來,回味幼兒園前兩週舉行的“早期閲讀活動”,猶如一枚枚橄欖,反覆的咀嚼卻愈發顯得回味無窮,回想聽過的每一個活動,老師們在精心選材後把有趣的繪本帶到孩子們中間,讓孩子們真正愛上了閲讀,讓孩子們體會着繪本中温情的“意味”、奇妙的“趣味”和無窮的 “風味”!

一、選擇有閲讀魅力的繪本

都説選好材是上好課的前提。在這次早期閲讀活動中,大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有的從培養閲讀習慣出發,有的從社會性發展出發,還有的從情感體驗出發選擇了繪本材料。而我在幼兒園的圖書室裏發現了《獅子燙頭髮》這一繪本,可愛的形象、豐富的畫面、有趣的情節一下子吸引了我,一查網上資料,幾乎沒有任何關於這本繪本的教學資料和參考,是教材不合適還是……我拿着繪本細細品味着,作品中狐狸和老虎有別於常的性格、情節的趣味波瀾,讓我深深感受着其魅力所在,心裏默默想着:就是它了!

而同伴們的選材小班《小熊你好》、《好餓的小蛇》……中班《猜猜我有多愛你》、《親愛的小魚》……大班的《不要再笑了,裘裘》、《小豬變形記》……都能讓幼兒與畫面裏的'角色行為產生共鳴,共鳴中的欣喜或煩惱都會刺激幼兒的閲讀情緒。

二、挖掘有魅力價值的提問

個人認為“提問”是繪本教學課堂的精髓之一。我們在繪本教學中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積極應答”。

中班幼兒隨筆2

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着媽媽的手,主動跟教師打招呼:“教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教師的讚賞:“秉祿真棒”。

上課了,秉祿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後問教師:“教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教師的誇獎“秉祿真棒”。

可是這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後,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説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着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秉祿加油”,於是大家一齊喊着“秉祿加油!秉祿加油!”,小夥伴們的加油聲讓秉祿的牴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説“秉祿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對嗎”,“對”説完秉祿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教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説“秉祿真棒”。

一句“秉祿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我對孩子的誇獎,多誇誇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歡樂的成長。

區域活動時,孩子們都全身心的投入了遊戲中,突然自然角傳來一陣吵鬧聲,。我趕緊過去弄清楚吵鬧的原因,原先巖巖小朋友把小雞放在盛水的盆子裏,劉偉、鑫鑫在阻止他。盆子裏的小雞凍得渾身發抖,雞毛一縷一縷的貼在身上。我奇怪的問巖巖在幹什麼?他理直氣壯地對我説:“媽媽經常給我洗澡,洗完澡後很乾淨、很舒服,小雞從來不洗澡,肯定不舒服,我想幫小雞洗洗澡。”再看看小雞,已經奄奄一息了。儘管我和孩子們極力搶救,小雞最終還是死了。孩子們都埋怨巖巖,巖巖也難過地留下了淚。

我和孩子們把小雞埋在了幼兒園後邊的樹林裏,我在表揚巖巖是一個講衞生的好孩子的同時,組織孩子們討論:小雞為什麼會死?給小雞洗澡應注意什麼?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討論着自我洗澡的過程,巖巖來到我的身邊對我説:“教師,下次給小雞洗澡時,我要用温水,洗完後用毛巾把它包起來,再放到太陽底下曬一曬。”我滿意地點了點頭。

孩子們對任何東西都充滿好奇,對小動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可是由於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不足,常常好心辦壞事,教師應對他們學會理解寬容,並進行引導。

中班幼兒隨筆3

一天早上幼兒來園時,何老師在走廊上往下一看,發現了情況,忙説:“徐老師,快看看,校門口那個好像是陸文濤,”我一看,好像是的,保安好像也在,究竟怎麼一回事,我一邊想着一邊忙説:“我下去了。”一路上我飛快的奔走着,碰到同事問:“你急衝衝的,幹嘛去?”我説:“我班有個孩子在校門口哭。”一路奔着,耳邊不時傳來驚天動地的哭喊聲,腳下的步伐更緊密了。跑出了校門,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驚呆了,濤濤光着腳丫子,鞋子、襪子都扔在地上,奶奶在一邊已經是精疲力盡了,孫子則嚎啕大哭着,不聽奶奶的勸説,保安也在一旁勸着,可見一場小小的'戰役已經爆發過了,奶奶見我來了,明顯鬆了一口氣,保安説:“你們老師來了。”濤濤見到我,眼淚稍稍止住了點,我一邊提醒自己冷靜,一邊頭腦裏飛快的想着對策,有了,我説:“濤濤,最乖了,徐老師最喜歡他了。”一邊説一遍拉起他的手,沒反抗,有門,聯想到平時他最愛玩打槍遊戲於是我連忙説:“濤濤,快上去吧!我們班的小朋友都來了,他們搭好了槍正在等你一起玩呢!來,濤濤,我們把鞋子、襪子穿上吧。”於是我和奶奶配合着一起給他穿上鞋襪,又把他的早飯帶上,我和他手拉手上樓去了。一崇波就這樣平息了。

事後經過我的瞭解,得知那天早上,他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動畫片,因此到後來就不想來上學了,由於奶奶平時的溺愛,助長了孩子壞習慣的養成。同時我通過與幼兒家長來園、離園時的聊天還了解到在我們班有好幾個孩子在家有這樣的表現,因此我對孩子進行了集體教育,叮囑他們不能邊吃飯邊看電視,這樣呢對身體不好,我們要像在幼兒園上學一樣,吃好飯才能看電視,看會兒電視讓眼睛休息一下,讀書要天天來,這樣你才更聰明。”懂事的婷婷還附和着説:“不來上學就學不到本領。”我説:“對呀,小朋友們要記住哦!”從這以後我一直關注着濤濤,不時對濤濤的點滴進步在全班孩子面前及時表揚,肯定他,讓他有自豪感,同時我還請家長在家配合,做到家園同步,讓孩子在家在園表現一個樣,逐漸改變孩子的壞習慣,促進孩子的成長。一段時間下來,濤濤變樣了,我們大家都笑了。

中班幼兒隨筆4

春天來了,我要與孩子們進行美工製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製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裝扮出美麗的花園。

突然,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裏浮現,為什麼我總是想着讓孩子們按照我的想法與要求去做呢?為什麼不去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呢?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呢?於是,我決定是一次。

在組織活動時,我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材料、分組,在我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們都積極的.動手做起來,在近25分鐘的製作過程中,孩子們都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在完成之後,拿着自己裝扮的作品與小朋友共同欣賞、介紹。

請大膽的將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給孩子們吧,你將獲得一份驚異的收穫。

中班幼兒隨筆5

數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幼兒發展情況的指標之一。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可見,數學遊戲要源於幼兒的生活和遊戲,要在遊戲中促進幼兒數概念的建構。

然而,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的數學教育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每次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數學教育時,許多家長會如是説:哦,我們家的寶寶能從一數到一百了,許多加減的`題目他都會做。每次進行家訪活動的時候,會發現一些家長已經在教孩子寫數字,或進行數字運算了。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顯然,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學校教育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讀了《和孩子一起跳舞》這本書後,讓我對幼兒園數學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並將會積極的把這一理念灌輸給幼兒家長,力求家園教育的同步。書中指出,數學教育並不僅僅限於某些與數學或算術有關的數學活動中,對幼兒來説,數學知識存在於他們身邊的事事處處,而他們所從事的各種遊戲活動也都會包含一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內容。會數數、會做加減並不是幼兒園教學學習的主要任務,至少不是唯一的內容。因為數概念的形成包括了許多方面,不如分類,比如排序,又比如比較等,都不是簡單的學會數數就能夠掌握的。

中班幼兒隨筆6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將科學領域分成了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個子領域。這是因為從兒童學習和發展的角度看,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儘管有着密切的聯繫,與兒童認知發展的關係都很密切,但它們作為兩個不同的學科和學習與發展的領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發展目標和發展內涵。

兒童早期的數學學習和發展是指他們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中自發地或在成人的引導下習得數的知識、技能,發展數學認知能力的過程。它強調兒童對自己周圍環境中的數學問題的關注和興趣,強調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感知、體驗和操作活動理解數的抽象關係,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在本週的圈數字是一節數學課,孩子們非常的喜歡,主要是讓孩子們積極地動腦筋,認識數字八,瞭解感知,八以內數字和數量的關係,讓幼兒積極動腦筋操作,從實物的數量圈出相應的數字,幼兒能口述出數字,有了很好的基礎,而且幼兒能用正確的方法寫出數字一到七。

這次的數學活動我首先是複習數字一到七,讓中六班的`孩子們認真的學習並認識這些數字,接着請幼兒從實物卡片中找出相應數量的圖片,同時還可用拍手、點頭、跺腳等方式來表示出數量1-7,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非常投入,反應很快,正確率也較高。之後用一句話引出了數字八,孩子們都能認出是數字八,並還能用八張椅子,八本書,八張桌子等形式來描述八的意義,之後的“看看拍拍找找”這個遊戲來練習五到八的數卡,並進行匹配,最後讓幼兒完成《幼兒畫冊》中的圈數字的作業。

由於這是一次操作的活動,所以時間有點緊張,基本上所有的幼兒都能很出色的完成作業。讓幼兒感到了數字的魅力,並從中得到了數字給大家帶來的快樂。但活動中覺得在複習一到七的這個環節用的時間比較多,在讓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數字八,這個環節沒有讓幼兒去大膽的説。

中班幼兒隨筆7

今天午睡,大部分孩子都已經進入了夢鄉,而燦燦還跟往常一樣,始終不肯入睡,並且還時不時發出一些小聲響,當我走到他的身邊的時候,他就馬上緊閉雙眼,佯裝睡着了。當我一離開,他馬上故伎重演,這樣反覆幾次,我生氣了,走過去對他説:“燦燦,你發出這樣的聲響,影響別的小朋友睡覺,你做的.對嗎?如果你還不睡覺,老師真的生氣了,老師不喜歡不聽話的孩子,老師真的不喜歡你了。”

燦燦聽了我説的話,咕嚕從牀上爬起來,小聲的問我:“老師,你真的不喜歡我了嗎?”得到我的肯定答案後,淚珠順着燦燦的眼夾流了下來,燦燦邊哭邊小聲對我説;“老師,你不要不喜歡我,好嗎?”“那你告訴老師,你為什麼不好好睡覺呢?”“老師,因為我睜着眼睛,你就可以來到我身邊,跟我説話了。”哦,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燦燦平時不愛説話,有時讓他回答個問題,他通常是默不作聲,時間長了,説實話,我也就不那麼關注他了,沒想到,卻給孩子的心靈造成這麼大的傷害。

我摸着燦燦的頭真心的對孩子説:“你是一個乖孩子,老師永遠都喜歡你。”

燦燦笑了,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甜的夢鄉,看着燦燦那帶着微笑熟睡的臉,我自責而又慚愧,孩子,我沒有想到,是你用這種方式提醒了老師所犯的錯誤,讓老師知道了以後該怎樣來對待每一個孩子。

謝謝你,孩子!

中班幼兒隨筆8

一個“牽”字引發了我的思考:什麼是“牽”?“牽”什麼?怎麼“牽”?

角色的轉變讓我深深地感到自己需要充實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四個月前我還是一名學生,當時的任務是好好完成學業,奔波於尋找工作的道路上。而現在的我則是一名幼兒教師,突然間發現自己的責任重大,不僅要對孩子的今天負責,而是我們今天的教育要為孩子一生的發展負責。責任感驅使着我思考並用行動詮釋“牽”的內涵。戀人間彼此牽手是因為互相傾心;朋友間互相牽手是因為志趣相投;父母與孩子互相牽手是因為血緣親情;教師牽着幼兒的手則是一種“愛”。

陶行知先生説過這樣一句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很慶幸自己讀到這句話,看似簡單的十二個字卻詮釋了教師的無私、細心、耐心。記得有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天午睡起來,看到牛牛站在衞生間裏不出來,我走過去問他怎麼了?牛牛看着我不説話,小手還來回的搓着。這時,鄔老師走過來,把他帶到了卧室裏,悄悄的問怎麼了?牛牛趴到鄔老師耳朵邊説了起來,鄔老師摸摸他的小腦袋,微笑的説沒關係的,邊説邊把牛牛的褲子脱了下來,原來孩子拉到褲子裏了,鄔老師幫孩子換好衣服後,把髒褲子拿到衞生間就洗了起來,動作時那樣的利索,沒有絲毫的猶豫。當時我沒有説話,但我感到一股暖流在我身體裏流動,像是一位媽媽照顧自己的兒子。秋冬季節特別乾燥,老師每天都會強調幼兒多喝水,可是有的孩子總是不自己覺或是記不住喝水,老師會一個一個的督促,直到每個孩子都喝了水。有時候覺得老師的眼睛像電子掃描儀,時時刻刻關注着每一個孩子,早上來了摸一摸孩子的手冷不冷,户外時看看孩子衣服有沒有穿好,吃飯時關心孩子有沒有吃好,活動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力是否得到了發展。這些簡簡單單的舉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愛,首先意味着奉獻,意味着把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

是啊!幼兒教師何嘗不是將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孩子們。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身體的健康成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人際交往。這三大方面正是我們應該去“牽”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孩子的一日生活都是教師在細心的照顧,要做到關注每一個孩子均衡的膳食,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教育活動中都在時刻的關注着幼兒的身心健康。教授幼兒多少文化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學習能力。教師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段插曲,而幼兒教師則出現在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更應全面瞭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切勿“拔苗助長”。考慮到現在的孩子交往範圍小、爺爺奶奶過分疼愛的現狀,我特別注重讓幼兒去嘗試、體驗與同伴的`交往,如活動中請幼兒分工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小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先請他們自己解決,解決不了再適當介入。因為幼兒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人交往是必要的技能。

知道了“牽”什麼,為老師指引了方向,而怎樣“牽”才更能體現教師在教育中“愛”的智慧。《窗邊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長可以聽小豆豆講四個小時的話,這四個小時的傾聽不僅表現了小林校長的耐心,更是他將愛寓於教育中的智慧。記得我開展第一次活動時為了儘快和孩子熟悉,我選擇請幼兒自願唱歌,當時聽到有小朋友説吳宇桐小朋友想唱歌,可當我請她唱時,她卻不唱。於是我走過去蹲下來問她想不想唱,她説這次不想唱,我沒有要求她必須唱,而是説:“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自己舉手的”。令我欣慰的是第二次我們唱歌時她真的舉手了,我便請她到前面唱歌,雖然她的聲音特別點低,但我還是當眾表揚了她的勇氣。那一刻我真的很欣慰,老師辛苦的付出不就是為了看到孩子們點滴的進步嗎?

付出就會有回報,當得到孩子天真、純潔的愛時是最幸福的時刻。有一次開家長會,我在班級門口等着家長接孩子,我正忙着與孩子互道再見時,突然一個小朋友在我的手背上親了一口,當時我愣住了,接着就聽到甜美的聲音:“老師我為什麼那麼喜歡你”,那一刻的幸福沒有人可以體會,更是無可替代的。有一次的午點是桔子,有一個小朋友將桔子分成一瓣一瓣的,邊吃邊數着,她將心愛的桔子分給我一瓣,然後又數了數自己的桔子。看着她的舉動我心裏酸酸的,一瓣小小的桔子卻讓我享受了孩子無限的真愛。

孩子的愛讓我感動,更是我繼續全身心投入幼教事業的源泉。雖然參加工作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但每一天的感動都足以讓我感受到大手牽小手的温暖場景。愛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愛是教師的奉獻與無私。讓我們在享受孩子那份純真、美好的愛的同時,一起和孩子牽出“大愛”的盛景!

中班幼兒隨筆9

今天的繪畫課,我教小朋友畫雞的一家:有公雞、母雞和一羣小雞。由於公雞、母雞前兩節課幼兒才學過,所以這節課我沒有進行示範畫,只是對幼兒提出要求:雞的一家都有誰?它們在哪裏?在幹什麼?會發生什麼事情?畫面怎樣佈局?顏色怎樣搭配等等。許多幼兒根據自己的繪畫經驗和生活常識進行了回答,可謂是想像豐富,各不相同。但在回答公雞的用色上,許多幼兒都説出“紅紅的臉、美麗的`衣裳”,和生活中的公雞相符。

幼兒開始繪畫了,許多小朋友佈局很好,顏色搭配也很協調。可是一向繪畫、用色很好的徐俊傑小朋友卻把公雞的臉塗成了綠色,引導小朋友都笑了起來。我沒有笑,也沒有批評他,只是問他:這隻公雞的臉怎麼是綠色的?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公雞可不一樣。徐俊傑頭一歪,認真的説:“這是一隻有特異功能的雞,一遇到敵人,它的臉就發出綠光,敵人就被它的綠光打跑了,公雞就保護了母雞和小雞。”

聽了徐俊傑這番話,我恍然大悟:看來對幼兒繪畫不能光用是否和原有相符合的標準來評價,還要根據幼兒的想像來進行評價。之後,在對幼兒的繪畫作品進行評價時,我不再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價,而是多問,特別是對特殊的作品,更是多聽聽幼兒的想法和意願,讓幼兒把自己的畫將給大家聽,讓大家更深的理解作品,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和想象力。

中班幼兒隨筆10

《梳小辮的幸福》

每天午睡起牀後,搬把椅子坐在孩子們中間為他們梳辮子已成為我生活的一種享受。其實我並不太會梳理頭髮發,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們喜歡,我就沉迷不醒。而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指點;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託、感情好、和諧。

每當這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説個不停。

“老師,我媽剛給我買了電子琴!老師,那首歌我會了!老師,我敢走獨木橋了……”當然,此時也是我瞭解他們生活、心理和舉行適時指點、鼓勵的好時候。“你最喜歡老師啥子?你不喜歡老師啥子?你最願意參與哪個活動?你現在睡覺還用媽媽陪嗎……”這些他們日常平凡避而不答的問題,這時就會都爭着回覆,而且絕沒有謊言。就這樣,我把每天起牀後給孩子梳理頭髮作為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個漂亮的髮式作為對孩子的一種賞封。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着無以言表的歡愉,此時,我與孩子一樣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髮明新奇、新鮮、新意中積攢起來的。

中班幼兒隨筆11

一天早上,小囡的奶奶把我叫到一邊,告訴我這幾天多注意一點小囡。因為最近幾天接她回家時,她都會滿頭大汗。留心的家人還發現,只要是在家裏沒有事情時,她也會把兩條腿放在一起用力摩擦,而且一會就渾身出汗。家裏人知道這是不良行為,但不知道怎麼幫她糾正,請我們幫助她改正這個壞毛病。

我知道,她的這種行為只不過是偶然碰到了身體的某個部位,喜歡那種特別的感覺,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但也要注意糾正的方法。如果有幾天讓她沒有繼續受到這樣的刺激,很快就會忘掉的,但如果糾正不當,反而會加深她的印象,促使不良行為養成不良習慣,到那時就不容易再糾正了。

聽了我的解釋,小囡的'奶奶鬆了一口氣。我接着告訴小囡的奶奶,應儘量多注意小囡的舉動,一經發現,要立即採取做其它動作或活動的方式轉移其注意力,尤其是睡覺前等孩子獨處的時間裏,注意陪伴她,和她説話或講故事給她聽,分散她注意力,使之自然入睡,減少她不自覺行為的機會。平時應堅持多一份關心,多充實孩子的生活內容,減少責備、埋怨與壓力,更不能呵斥或打罵。

上課的時候,我也密切注意觀察小囡的舉動,就為了糾正小囡的行為,我和其他老師商量,在上課時有意識地多安排小囡做事情,在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在掛好掛圖轉身過來時,發現小囡又有些不自然,我就很自然地説:“小囡,你站起來幫老師看一看,老師有沒有把圖掛偏,好不好啊?”小囡很高興地站起來,仔細地看了一陣,才説:“老師,就是上邊的一個角折了。”我趕忙説:“小囡觀察真仔細,聽得也一定認真了!”並把那一個角抻平壓實,請小囡再坐下時,她已經忘記了剛才的動作,注意力重新回到課堂上來。

現在,小囡的奶奶喜滋滋地告訴我,小囡接回家時身上不在出汗,在家也比以前好多了,再經過一段時間,小囡就會徹底擺脱了那個不良行為的困擾了。

中班幼兒隨筆12

遊戲區的孩子正翩翩起舞,積木區裏的孩子也搭起了飛機、坦克,咦,只有“娃娃家”裏叫聲、鬧聲一片。我走過去一看,娃娃家一塌糊塗,食物倒在地上,鍋碗瓢盆東一個,西一個,簡直“造反”了。

“怎麼這麼亂?”我問。娃娃家裏的萍萍説:“我們正要打掃衞生,所以有點亂。”一句話説得我哭笑不得。我靈機一動説:“你們正在打掃衞生呀,難怪這麼亂。等打掃完後,請老師來做客,請小朋友來參觀好不好?”他們異口同聲地説:“好!打掃完了,就打電話通知你們。”説完,我就離開了娃娃家。

不一會兒,萍萍打“電話”來了。“任老師,我們打掃完了,你們快點來參觀吧!”

哇!好漂亮,好整齊呀!整個娃娃家擺放得井井有條,桌子上還擺放了水果、食物。“這是招待客人的。”萍萍介紹説。幼兒的世界是充滿想象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的活動。只有參與到孩子們的童真世界裏,才會常常幹。受到一份抑制不住的喜悦。

吃完下午的午餐後,我組織孩子們進行桌面遊戲,孩子們各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了起來,有的孩子在畫畫,有的孩子在看書,有的`孩子在玩耍,但琪琪來到了積木旁邊,進行拼搭她,認真的把一塊又一塊的積木搭起來,然後他抬起頭看了看我,我用讚許的目光朝她點點頭。她又繼續搭起來,一會兒,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對我説:“老師我搭好了你看”,她邊説邊把搭好的“作品”給我看,“你真棒”,我翹起大拇指對她説。聽到我的表揚聲,她又拿起另外的積木搭起來。

在孩子不同的區域遊戲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孩子對活動的興趣,瞭解每個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其次,要在局部上觀察幼兒玩什麼,怎麼玩,然後,教師作適當的隱性指導和幫助。琪琪是個好動的孩子,讓她坐在位子上,肯定坐不住,自從玩積木後,她特喜歡玩,於是,我針對她的喜歡,積極鼓勵她學習,並經常關注她的後動情況,當她有一點進步時,就給予她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使她樹立起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她的發展水平。

中班幼兒隨筆13

這學期我帶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傢伙們彷彿有無窮的精力。每個星期一的午睡時間,晨晨都特別興奮,就是不願意睡覺。

由於晚上沒睡好覺,我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

晨晨看見了,好奇的看着我,問:“老師,你怎麼哭了?”“我沒哭。”“沒哭怎麼眼裏都是眼淚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裏怎麼會有淚呢?”晨晨撓撓頭:“是因為我不願意午睡嗎……對了,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流淚了。”“對!晨晨真棒!觀察的可真仔細。

那你知不知道老師打哈欠流眼淚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晨晨低下頭想了一會,説:“老師,你是不是困了呀,困了打哈欠可難受了,我們睡覺吧。”

中班幼兒隨筆14

愛自己的孩子可以説是人的本能,但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其愛的內涵應是既豐富又理智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教育的技巧和全部的奧祕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高尚純潔的愛是教師與兒童之間的一條通道。我就是用自己的愛心、童心、真心鋪就美麗的“通道”把幼兒融入心中。

我愛幼教事業,愛每一個孩子。我給孩子的總是一張温和的笑臉,細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尊重每一個家長。我給孩子的總是一片真誠、責任。我們班有一個叫惠澤的小朋友,他性格內向、乖巧、安安靜靜,所以是一個容易被老師忽視的孩子。惠澤的朋友很少,因為他不大主動找朋友玩。有一次,我發現惠澤拿着“小羊回家”的遊戲棋來回穿梭在小朋友之間,直到聽到我彈琴的聲音,孩子們都收起自己玩具回座位了,他才無奈地把遊戲棋放回原處,回到自己的座位。這些,讓我明白他最需要愛,我趕緊把這節課臨時改為談話課。首先,我在談話前在小朋友中樹立惠澤小朋友的威信,便和小朋友講“惠澤小朋友聰明、懂事、愛幼兒園、愛班上的小朋友,他是個好孩子,李老師最喜歡和他一起玩。我們小朋友更喜歡和他一起玩,對不對?並以自己的行動帶動和影響小朋友。第二次課間活動,情況和我談話前的一次課間活動完全不同。小朋友紛紛主動和他一起玩“小羊回家”的遊戲棋。我看着他臉上露出了笑容,我很欣慰,因為膽小、內向的惠澤小朋友有朋友了。離園時,我把這事告訴了惠澤的媽媽,她非常感動,感謝老師有這份愛心。她還主動承認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偏見。孩子年齡小,需要老師細心呵護、細心觀察孩子在一日活動中的情緒,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變化,做個細心的老師,做孩子們的朋友。孩子的臉像六月的天説變就變,孩子的心情直接影響一些行為,所以我認為對於孩子的特殊表現及時給予肯定或否定是非常必要的。

親切和藹的教育態度使我和孩子之間建立了和諧、融洽的關係。每天置身與孩子們中間,生活在充滿童趣的世界中,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孩子們五顏六色的衣服和他們天真的笑臉。雖然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也在逐漸拉大,但是隻要我帶班,我將努力給孩子朝氣、給孩子愛心、真心、童心。我想,只要真正把孩子融入心中,家長、孩子就會認可我們。

中班幼兒隨筆15

讓小朋友自主閲讀,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模式。但是對於小班剛開始如何更好地推動這種方法,也確實值得我們來思考。以下就是我碰到的問題:一天又到了圖書閲讀時間,幼兒正在自主閲讀。突然,仔仔(一個幼兒的小名)急衝衝地跑過來説:戴老師,拉拉搶我的書本。當時的我馬上就過去看拉拉,只見他還笑眯眯地拿着小書準備要看,問他為什麼要搶書?自己不是有本小書嗎?他一見我就説:“這本書不好看,這本好”。於是我又説道:好看的書要大家一起看,但是這本小書本來是仔仔的,你不能去搶,這個行為不好看,還給,仔仔。

邊説邊把拉拉手裏的小書拿過來給了仔仔。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當時的我並不在意。直至在類似的自主閲讀時,這種情況時而發生,也有許多幼兒來我地方告狀,誰搶了我的書。讓我想到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而且有些幼兒是教育過之後還是存在這種問題,我知道也許是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後來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篇有關幼兒搶玩具的案例及原因,想到也許在閲讀時幼兒搶書也是類似的原因:

1、自我中心化。從幼兒心理髮展特點來説,1歲半到3歲的孩子都是從自己的感受與需要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也就是説他們認為自己需要的物品都是自己的,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也就是不會移情。

2、具體化的思維,他們在搶玩具時只關注到自己要的書本,就是直接採取行動,就是搶。

3、語言能力的有限性,對於小班的年齡,幼兒的語言發展有限,不會適當的.表達,而是直接的行動。

4、交往策略的缺失,對於小班的幼兒更多的是模仿,且缺少相應的社會交往技能。也許他們的搶書只是他們想交新朋友的一種方式。對於查找到的原因,讓我回憶那些例子,確實符合他們的行為與想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