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教學隨筆11篇

來源:尚雅範 2.5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育教學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11篇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1

每年的春節晚會中,魔術表演我特別喜歡看,特別是劉謙的魔術表演特別神奇。中央電視台的少兒節目中,有時也教小朋友們變魔術,變來變去非常有趣。

去年我給中班的小朋友上課,在教幼兒認識“0”時,我想怎樣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呢?想來想去我想到了學點小魔術用在教學中變“魔術”於是我説;“小朋友喜歡看劉謙叔叔表演的`魔術嗎?”大家齊聲説:“喜歡”今天老師就變“魔術”於是我説;“小朋友喜歡看劉謙叔叔表演的魔術嗎?”大家齊聲説:“喜歡”今天老師就學着劉謙叔叔的樣子,給你們變一個魔術,大家想看嗎?大家齊聲説:“想”,“既然想看就請大家坐好了,眼睛往老師這裏看。”結果大家都瞪大了眼睛,靜靜的坐在那裏,於是我拿出了兩枚硬幣,一個手裏一個,我説:“大家看這是什麼?”大家説:“錢”我把這兩個壹角的硬幣放到桌子上,桌子上事先放好了一張白紙。我手拿兩個杯子,一個是空的、一個是用白紙粘好杯口的,我把一個杯子拿給幼兒看,邊看邊問:“這個杯子裏有東西嗎?”孩子們齊聲説:“沒有”我趕緊説:“沒有了用一個數表示就是0。”我把這兩個杯子放到桌子上把錢蓋住,我問:“錢哪裏去了,大家找找你們的身上有沒有?”孩子們找來找去都説沒有。我趕緊説:“沒有了用什麼表示?”小朋友們齊聲説:“0”於是我引導孩子們説:“剛才桌子上的錢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如果我把錢變回來,還能有用0來表示嗎?”這時有的孩子坐不住了,於是我念起了魔語,我説:“錢、錢、錢,變、變、變,要讓大家看的見。”這時孩子們集中精力看着我,這時我從桌子上一拿杯子,桌子上立刻出現了一枚硬幣。大家好奇的看着,有的孩子説:“老師真棒!”我説:“現在桌子上有錢了還能用0來表示嗎?”大家説:“不能了,”接下來我用道具演示沒有了用0來表示。但是0並不光是表示沒有。

這一節課孩子們精力集中,思維活躍,輕而易舉的認識了0,瞭解了0所表示的含義。課後有的孩子説:“咱老師真棒!能把錢變沒有了,還能把錢變回來。”看到孩子們好奇的眼神,使我想到了幼兒教育學中所提到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只有感到好奇,才能引起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所以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點小魔術,必要時用在教學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2

洗手

這幾天,小朋友們總説:"老師,洗手的地方好多水!"還有些小朋友由於地面比較滑而摔到,我詢問是怎麼回事?孩子們都説不知道。於是我決定弄個明白。

中午洗手的時候,我站在那偷偷地看,看見皓皓小朋友邊洗手邊玩水,還用了許多的洗手液導致很多泡泡甩在地上,所以地面很滑。

隨後我把他叫到了身邊聊天:"你為什麼洗手要用那麼多洗手液?""因為上次吳老師表揚我的`小手洗的最乾淨,又最香了""那你為什麼又把泡泡甩在地上呢?""因為用了太多的洗手液,手老洗不乾淨,我就想多甩幾下!"

原來如此,還好我沒有當場批評他,有的時候老師的一個表揚原本是好意的,但由於語言表達的不夠全面,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引導。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3

一天午餐時,我正在給小朋友盛飯菜。今天,孩子們吃的是紅燒粒肉和番茄蛋湯。盛到飯菜的小朋友開始吃飯了,紅燒粒肉孩子們都很喜歡,看他們吃得可香了。這時,只聽見恆恆大叫:“老師,你看呀,他把這些肉都扔在我的碗裏,我回頭一看,只見軒軒把自己碗裏的一些小肥肉都放在了恆恆的碗裏,見我來了,他低下了頭。我問道:“你怎麼能把肥肉放到別人的碗裏呢?”他搖着頭對我説:“老師,我要吃瘦肉,不要吃肥肉。”我忙問:“那肥肉給誰吃呢?”軒軒不情願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旁邊的恆恆説:“在家都是我爸爸吃肥肉的。”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還有很多,如:搭積木時為爭搶一塊積木而面紅耳赤、吃水果時總是先挑大的、排隊時總想着插隊……。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平時家長在家中過於溺愛。有些家長會把對孩子的愛狹義的理解為保證孩子的物質需求,用物質上的滿足,來表示自己對孩子的愛,想方設法去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卻忽視瞭如何從情感上給孩子以愛撫、同情、體貼和鼓勵。可能有的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的“養”,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這就會導致孩子情感體驗貧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現麻木、無知的狀況。所以,作為成人的我們應注意與孩子多進行情感交流,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並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科學的`教育孩子。讓幼兒學會如何與別人友好相處、學會謙讓等良好的品質。

作為教師的我們關心幼兒還不夠,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明確一點:我們的教育應該培養的是一個能感受關心並學會關心的人,而並不是一味地接受關心,包括關心自我,關心身邊的人,關心陌生者和遠離自己的人,關心動物、植物和地球……從而讓幼兒在“關心”與“被關心”中健康成長!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4

圖書不哭

剛開學的時候,我們在圖書架上放上許多圖書,孩子們似乎也挺喜歡看的,下午點心吃完後總能看到很多孩子到那邊看書。

但是過了不久我發現,每次把書放回去時,很多孩子沒有正確的把書放到原先的地方,圖書角那裏往往是一片狼籍,雖然每次都提醒了,但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是不是裏面的書投放的太多了,反而顯得亂,於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圖書架,選了一些更適合小班孩子閲讀的圖書,總共放書48,這樣書架也看上去整潔多了。我又在書上和櫃子上貼了標籤,利於小朋友進行擺放。

我發現從那次後,孩子們看完書都能放回書架了,心裏一陣欣喜。但是過了不多久,我就發現了一本書的封面被撕壞了,本來我想趕快把它補補好,轉念一想,就應藉機對孩子進行一次教育,我又趕緊召集孩子們圍坐一齊進行談話,我説”你們看呀,老師手上的這本書在哭呢,為什麼?”孩子們都説書壞了,“是呀,書受傷了,怎樣辦呀?”沉默了一會,有個孩子就説補一補呀,這時我就教育孩子們看書時要愛護圖書,不能撕,不然書也會哭的,孩子們口裏喊着“好!”接下來幾天我觀察着,發現圖書沒有撕壞的狀況,我想狀況有所好轉了。這一次針對孩子們把書放回書架時沒有疊放整齊的狀況做了談話,並示範怎樣把書放回書架,每一層的'書分四格,看完的書要把封面朝上分別放到四格中。透過擬人的形象和語言,期望孩子們能夠更好明白愛書的道理,讓我們班的書不要再“哭泣”了!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5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那是一種行動上的付出,一份思想上的堅守一根精神上的支架,我們可以朝着自己的方向毫不氣餒,勇往直前。特別是在教育工作崗位上的教師們,她們為了孩子的將來,不惜踏實勤懇、默默無聞。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只有靠教育者去澆灌、呵護他們,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兒,只要你認真呵護,他們便會開出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花朵”。是啊,在觀看電影《花兒怒放》時,仔細回味一下,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從而,使我真正體驗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佩服丁老師對工作的盡職與對孩子的那份高度責任感。他為了讓學生從頂樓下來,不惜自己生命,居然克服了恐高症,而調皮的學生卻把他扔在樓頂跑了,這是對一名教師而言,多大的恥辱,只能自己忍氣吞聲,悄然離開。

作為班主任的丁老師,為了堅守自己的那份執着,他下定決心開始拯救班裏這位名叫馬俊的男孩,他是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生、家長都認為他很笨。因此,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傷害,變得越來越膽小、自卑,更不想與大家説話、交流。無意間,丁老師發現這個孩子喜歡畫畫,就利用孩子的優點,加以鼓勵,還把畫送到畫展參加比賽,誰知他的畫竟獲獎了。頓時,使孩子多了一份自信。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丁老師用了各種辦法,憑藉他堅持不懈的努力,還一直與孩子進行進一步的交流、溝通,最後,讓馬俊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在生活中,我們也是如此,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學會自信,只要有前進的動力,我們才能一步步去克服。因為,在世上,不怕克服不了的事,只怕有做不完的事。因此,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只有聰慧的大腦,才會得到意外的收穫。

從一份執着到一個夢想,這是一個對世界的嚮往與追求的過程。過程要靠我們慢慢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索、去解決。最後,馬俊在全年級摸底考試中,居然以一場精彩的演出贏得了大家的掌聲。看,馬俊的行為終於被大家所認同、所感動,丁老師的辛苦付出,總算有了回報。此時的她們正如鮮花一樣怒放,她們考上了理想的學校,開始了花兒新的人生。頓時,我的鼻子一酸,一種莫名油然而生的感覺,經不住自己淚流滿面,不禁潸然而下,我們一起為馬俊而感到驕傲,一起為丁老師而感到欣慰。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育者來説,我平時碰到的磕磕碰碰及各種困難又何足掛齒。從中,使我想到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坎坷事情。其實,我覺得,在每個幼兒心目中,孩子們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我們不要為了一件或者幾件事情而誤認為孩子的無藥可救,有時孩子不小心做了錯事,或許那是幼兒心理的一個叛逆期;有時,孩子違規了,或許他是真的不小心;有時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做了錯的事,或許是為了幫助別人。對於孩子們的行為,有時與其埋怨她們,還不如找出合理的原因,對症下藥,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6

我們的制度是:説説自己哪裏好,説出來大家都同意那就能得到五角星。

很多孩子受着五角星的驅使,積極的展示自己的優點,恨不能四張嘴八隻手把老師的眼睛和耳朵團團圍困。輪到潘佳怡了,她笑嘻嘻得站起來,盯着我不説話。“你呢?潘佳怡”“我長得可愛”,我一時之間有點反應不過來,不知道怎麼評價了。因為“長得可愛”也確實是個優點,但很快我告訴她“長得可愛不能算,因為長相是爸爸媽媽給你的,不是你自己努力以後得到的,請你想想平時有沒有表現特別好的地方?”她失望地坐了下去。

小朋友會出現這樣的回答我始料未及,我也有意識得開始反思平常自己的或者是周圍成人的言行。潘佳怡確實長得很可愛,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很多老師看見她都會忍不住捏捏她圓圓的'臉,然後説“恩,這個可愛,大頭大腦的”。也許,這無形之中給了她一種心理暗示“長得可愛老師就喜歡我”,她也因為“長得可愛”而得到老師的很多特許,比如吃點心的時候,如果桌上多餅乾或者水果什麼的,只要她要吃,基本上就都由她來把多出來的吃掉。因為當她忽閃着兩隻大眼睛用請求的眼神看着你時,你實在無法拒絕她的要求。久而久之,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在她的心裏蓬勃滋長。

相貌是天生的,不需要做出任何的努力,因為長得好而不是某方面表現特別好,或是在某件事情中付出努力而得到表揚這對她或者是別的孩子來説都是不公平的。孩子的觀察力比成人更敏鋭,她們對成人的言行更敏感,時間久了,她們也會慢慢懂得利用這種先天條件獲取自己想要的好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給做為老師的我敲響了警鐘。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7

1.什麼是多元教學?

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是來源於美國多彩光譜項目,這一項目主要針對幼兒,用來評估幼兒的智力狀況和表現方式,並實施相應的教育。

多彩光譜項目研究開始於1984年,基本信念是: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智力組合,材料、活動豐富的環境與教育機會,能加強而不是決定兒童的這些智力。一旦確認了兒童的智力強項,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為兒童設計個別化的教育方案,

加德納的觀點,“多元”不僅相過於單一而言,智力的組合也是千差萬別的,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沒有智力結構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加德納提出了八種智力:

1、語言智力

語言智力被認為是最有用的智力之一。

定義:語言智力指對單詞意義和字母組合的感覺。

語言智力的組成元素包括閲讀、書寫、寫詩、演講、聽力和對其他語言的熟悉程度。

2、數理邏輯智力

與語言一樣,數理邏輯智力也是被認為最有價值的智力之一。

定義:數理邏輯智力是指處理一連串的推理,識別模式和順序的能力。

3、視覺空間智力

定義:指準確地感知空間,並把所知覺到的東西表現出來的能力。

4、身體運動智力

定義:指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地生產或改造事物。

5、音樂智力

定義:指對音高、音調、節奏和聲調的敏感性。

6、人際關係智力

定義:指理解他人和自己的關係、與人交往的能力。

7、內省智力

指觸及一個人的情感生活,作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一種手段,簡而言之,即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知道自己的需要和才能。

8、自然智力

指在環境中,對多種植物和動物的一種認識和分類能力

智力總是以組合方式共同發揮作用的,獨立運用某種智力是不可能完成複雜的學習任務的。

2.為什麼要發展多元化智能教學呢?

教育觀念的改變,直接影響實際教學。

傳統智力理論下,一般用智商來衡量兒童的聰明程度,但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智商,卻取得了特殊的業績,富有創造力的人未必都是智商高的。用智商這一把尺子去衡量人的發展似乎顯得片面和不公平.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至少具有八方面的智力,智力是發展的,是可以培養的。正是它關注了傳統智力理論智商掩蓋下的“才,”提倡“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兒童都是潛在的天才,”在教育中更提倡“揚長、”“補短”。好處:1.為兒童提供多領域並存的環境,2、識別和培育兒童的智力強項,3、帶動兒童全面發展.

所以,我們應該把關注兒童“智力有多高”轉變為關注兒童“智力是什麼類型的。”關注兒童之間的差異,建立個別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在是單純關注兒童的智商測試或複習成績,而是有效觀察不同兒童的不同智力.試圖採用多種方法讓兒童在用自己的強項帶動弱項發展。教師也開始和家長合作,瞭解兒童在家中的表現,從多個層面挖掘兒童的多元智力。

2.幼兒年齡特點

兒童發展心理學主要涉及不同年齡的發展、不同階段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0~1歲,1~3歲,3~6歲

1~3歲兒童學習使用工具大致經歷四個基本階段:

第一階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點支配動作。

開始他把拿到手裏的物品簡單地當作之間的手的延續,如把勺子與拳頭一起送進嘴裏。他們不斷的改變運用物體的方式,但並不十分有效。

第二階段,不再連續變換新方式,進行同一動作的時間有所延長。

偶爾碰到一種有效的方式,

他們會將一個動作做完,如他們儘量用勺子將食物放入嘴裏。

第三階段,主動去重複有效動作。

固執、反覆地嘗試某一有效的動作方式。

第四階段,能夠按照用具的特點來使用它,並能夠根據使用的條件改變動作方式。如果有不同的動作,很快就改正。

所以這一時期的兒童的動作有反覆,但學習的勁頭十足。他們能夠學會多種動作,能使全身和四肢的動作協調起來,出現獨立性.兒童進入到2歲以後,對父母就不那麼順從,而有了自己的主意。如不願讓父母牽着走,而是自己在旁邊跑跑跳跳,在地上撿拾一些東西。這就是獨立性的表現。

3至4歲是學前初期,也是幼兒園小班的年齡。

這時期幼兒心理髮展的主要特點有:

(一)生活範圍擴大

3歲以後,兒童生活發生重大變化,開始上幼兒園。這意味着他們的接觸範圍擴大到更多的成人和同伴。而那些沒有進入幼兒園的兒童也開始與更多的人接近。

3、4歲的兒童還逐步學會生活自理,自己穿衣、自己進餐、自己控制大小便等,這都進一步發展了他們的心理能力。

(二)認識依靠行動

這一時期的小孩主要以行動(動作)來認識和反映外部世界,即以行動思維為主。他們通常是先做後想,做之前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有等到做完之後才能發現自己做的是什麼。幼兒的一切行為,包括看書、講故事等都要藉助於手的動作參與。這説明他的認識活動是非常具體的。而且這一時期的兒童還不能聽懂反話,教師和成人只能用正面的引導。

(三)情緒作用大

學前期兒童的情緒變化大,小班幼兒的情緒變化尤其快,他們很容易激動,成人要用愛撫的聲調説話讓其感到親切才能使其安靜下來。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幼兒園都對成人有強烈的依戀,對成人給予的評價非常在意。

小班幼兒的認識過程的無意性佔壓倒性優勢。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緒所支配,而不受理智所支配。他們的無意想象、無意注意和無意活動佔優勢。情緒活動容易受刺激物特點影響,如鮮豔的顏色和生動的形象等。

(四)愛模仿

3歲前的幼兒由於受能力的限制,模仿的對象少。進入小班以後,隨着模仿能力的提高,他們變得非常喜歡模仿,看見什麼就模仿什麼。幼兒園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孩子的模仿心理提供即使的和優秀的模仿對象,促進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4~5歲的兒童

這是學前中期,也是幼兒園中班的年齡。4歲以後兒童心理髮展出現了較大的飛躍。主要在於認識活動的概括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的開始發展。具體表現為:

(一)活潑好動

正常兒童都好動。幼兒單一的姿勢或活動容易疲勞,但他們在只有活動中,可以長時間持續的跑跑跳跳,卻不感到疲倦。幼兒總是不停地看、停、摸、跑、跳、爬等活動,這是他們在積極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幼兒活潑好動與他的身體發育特點有密切關係。因為他們的肌肉骨骼等正處於發育期,需要通過活動來發展。而且幼兒大腦的成熟程度不足,興奮過程的活動勝於抑制過程。而且中班幼兒較小班和大班幼兒都好動。

(二)思維具體形象

具體形象是學前兒童思維的.主要特點。小班幼兒主要靠行動進行思維,中班幼兒主要依靠表象進行思維。他們能離開具體的事物而在頭腦中形成該事物的形象,並以此進行思維。

(三)開始接受任務

對小班幼兒佈置任務一般需要結合他的興趣。中班幼兒開始能夠接受嚴肅的任務,比如實驗室實驗的陽性(肯定)反應和陰性(否定)反應。4歲意義的幼兒思維的概括性和理解力發展,產生了初步的責任感,因此能夠接受任務。

(四)開始自己組織遊戲

學前兒童都喜歡玩。小班幼兒有遊戲活動,但需要成人領着玩。中班幼兒能自己組織遊戲活動,規定主題、安排角色和情節等。

中班幼兒在遊戲中還逐漸結成同齡人夥伴關係。可見其人際關係開始發生變化,衝破了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的優勢,開始向同齡人關係過渡。但其同伴關係仍是最初級的。

5到6歲是幼兒園大班的年齡,

[一)好學、好問

5歲的兒童有強烈的求知慾,經常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喜歡問“為什麼”,且要追根究底。成年人回答他們的問題時要有足夠的知識,又需要一定的技巧。大班幼兒的淘氣,很多時候也是求知慾的表現。

這一年齡的兒童喜歡學習,願意上課。他們喜歡各種新課,喜歡動腦筋的智力活動。他們喜歡拆開一些玩具和物品,瞭解其工作原理。

(二)抽象能力明顯發展

大班幼兒的思維仍然是具體的,但是明顯地表現出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他們能夠根據概念進行分類,已經掌握了部分與整體的包涵關係,即具有邏輯思維的基本成分。5歲以後的幼兒已經掌握了“左右”等比較抽象的概念。能夠把具體事物進行分類記憶。

6歲以前的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初步的,對於一些需要經過多層次推理的事情,他們還是力不能及的。

所以,研究表明發現,3歲的幼兒還不能很好地區別各種顏色的色調;從4歲開始,區別各種色調細微差別的能力才逐漸發展;5歲兒童不僅注意到色調,而且注意到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

(一)觀察的目的性

3歲以前的幼兒大多數不能接受觀察任務,他們東張西望,任意亂指。4歲以後觀察能力有所發展,開始出現有目的克服困難或干擾的細緻觀察。

(二)觀察的持續性

幼兒初期,觀察持續的時間很短。在教育影響下,幼兒逐漸學會持續地觀察某一事物。研究發現,從6歲開始,幼兒觀察的持續時間明顯增加。而且觀察的持續性於目的性聯繫密切。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8

新學期剛開始,秋姑娘就踏着輕盈地腳步走來了,我告訴孩子們:“美麗的秋天來了,我們把活動室打扮得漂亮些好嗎?”孩子們説:“好!”於是孩子們情緒高昂地圍在一起,用自己親手製作的果子和綠葉佈置我們班級。這時,家俊急切地喊道:“老師,我們沒有膠水了。”我只好請別的老師去領膠水。等候的.時候,家俊又喊了起來“老師,你快看,海濱在幹嗎?”大家都圍過去,只見海濱一手拿着綠葉,一手沾着自己的鼻涕在往綠葉上的背面塗抹,再粘到地上。他抬起頭,得意地説:“我的辦法不錯嗎?”小朋友都喊了起來,“好什麼?真髒”看着這一系列動作,雖然我也覺得有點噁心,卻沒有批評他,而是説:“你們説,膠水沒有時,還可以用什麼代替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站起來説:“可以用麪粉加水,在火上煮成糨糊,還可以用麪條……”我誇獎了每個發言的孩子。

我在想,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不恰當的方法,我們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呢?批評和訓斥都是不正確的做法,及時引導孩子去觀察、去辨別、教孩子辨別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不可用的東西。在教學中,應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讓孩子懂得更多,知識面更廣,使他們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9

我們重視對幼兒的教育,並不是説總是去找幼兒的缺點,總是批評。相反,對幼兒的教育,要多鼓勵,要注意發現他的優點,多肯定他的進步。那怕他有一點點微小的進步,也要加以肯定。 首先,培養積極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喜歡思考、提問的興趣。例如吃飯時講到菜鹹了、淡了,就可以問鹽是哪裏來的,為什麼海里有鹽而江河裏的水卻是淡水;又可以問為什麼現在提倡用碘鹽,碘對人體有什麼用處等。當幼兒瞭解了這些知識,懂得了一點這方面的道理,滿足了求知慾之後,愉快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則會形成快樂的心境。生活中這一類問題隨時隨處都有,讓幼兒去發現它,思考和解答它,會帶來無窮的樂趣。同時,父母應讓幼兒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要鼓勵他,並謝謝他關心大人的生活。適當地讓幼兒知道家裏的困難,並讓他參與克服困難。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我們經常發現幼兒搭積木時,只要他想要這塊積木,不管在誰的手中,馬上就拿過來;玩具掉在地上就當沒看見一樣,收拾整理玩具更是與他(她)無關。因此,對幼兒加強行為培養尤為重要。首先要教育幼兒辨別行為的正確性。要求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積極主動幫助別人、為集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每天早上入園擺放桌椅,離園前整理玩具和圖書;請小朋友帶玩具和圖書到幼兒園交換着看和玩;幫助值日的老師整理衞生;帶廢舊物品到幼兒園裝飾“手工角”、“ 自然角”等。

其次,給幼兒足夠的鼓勵,培養幼兒積極的心態。對於幼兒來説,沒有什麼能比真誠的鼓勵更能激勵他們去熱愛生活和追求成功了。作為父母,對於幼兒成長中不可避免的錯誤和缺點,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寬容,耐心幫助、積極引導,當幼兒稍微有了點進步時,要大聲稱讚。充分肯定,而不能拿幼兒和別人比,以為幼兒的進步不值一提,與別人相差甚遠。應常常關注幼兒,及時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給予熱忱的讚賞和鼓勵,不斷增強其自信心。如果要求很高,希望幼兒十分完美,就難免對幼兒的成長產生急躁和緊張情緒。對幼兒的一點不足,過於焦急,對幼兒的要求,期望過高,使他往往力不能及。這樣,使幼兒也不免產生緊張情緒,產生壓力感。應用適當的表揚方式,及時肯定和表揚幼兒所表現的良好榮譽感,明確感到這是良好的積極樂觀的性格和行為,從而使它反覆發生,鞏固發展。要塑造幼兒良好的積極樂觀的性格,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須貫穿於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有步驟、有的放矢地進行,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幼兒的性格培養,不能急與求成。當他們有一點進步,就加以表揚,而且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持之以恆,使幼兒不良性格逐漸改變,良好的積極樂觀的性格逐漸形成。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10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教學工作中,常會聽到某某小朋友打我了,某某小朋友搶我玩具了等等的現象。當孩子們之間發生這些現象時,我認為我們老師要善於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之間爭吵是常有的事。一般來説,只要吵架沒有危險,我們不必亂加干預,隨孩子們自己去。孩子們吵架,其實並不是壞事。它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因為在爭吵、打架的過程中,孩子有一個認識自我的問題,期間各自還要申辯自己的主張,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相互間的一次體力與能力、智力的“較量”。當然在必需時,我們可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干預”,指導孩子解決矛盾,恢復友誼。

如果孩子確實受到了委屈,不要立即“興師問罪”。因為這樣做,對孩子並無益處。正確的做法是,應先調查一下孩子受委屈的原因和過程。如果是孩子先惹怒另一位孩子,因而另一方才還手,那就要首先指出這位孩子開始時的過錯,並要他向另外的孩子道歉,然後再指出“還手不對”的.錯誤。這樣矛盾就能得到妥善解決。

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馬上就要進入小學,能夠與同伴友好相處,適應集體生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孩子今後的心理髮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通過一些實例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會謙讓、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們在與小夥伴有矛盾時應講道理,要學會尊重別人。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篇11

你的頭是圓的嗎?

隨着孩子們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好奇心越來越強,總想要把某件事弄清楚才罷手。當然了,他們喜歡與周圍的事物之間產生互動,喜歡探索。作為老師的我們在遇到這種狀況時,不要過於干涉孩子們的探究,必要時能夠加以引導。

這天下午孩子們正在自由玩耍。突然我被一個奇怪的談話吸引住了“我的頭是圓的,你的頭是圓的嗎”“當然了,你看。”説着還故意靠過去讓他看。“你説謊,你的頭不是圓的,你的頭是長方形的。”聽到這兒,我不禁笑了起來。“不是,你的頭才是長方形的呢”兩人為此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他的頭為什麼不是圓的',而是長方形呢”“因為他的臉是長方形的,所以他的頭也是長方形的。”聽了他的話,我斷定他為什麼一口咬定自己的頭是圓的了因為他的臉是圓的。“你身上哪些地方圓的”“眼球是圓的。”“老師我明白,我的皮股是圓的。”聽到這兒我不僅僅哈哈大笑起來。和孩子們在一齊聊天后,你就會覺得自己什麼煩惱也沒有了,和孩子們在一齊的感覺真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