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

來源:尚雅範 5.68K

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做錯事,可是有些事情即使道了歉,也不可能會被原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要是踩到了,真的就會爆炸,一起來看看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

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1

對於人類來説,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是完美無缺的,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也會犯錯,但是俗話説得好,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明知不對卻還要一錯再錯,這便是不能夠被原諒的錯誤了。

感情更是如此,因為感情更加脆弱,我們也應該更加用心的去對待,在感情中犯的錯,有些值得被原諒,有些就不能原諒。而一而再再而三犯的錯,就不應該被原諒,也不值得被原諒。

因為不是第一次,所以在面對會犯錯誤的前提下你不應該繼續選擇錯誤的答案,這樣會讓人覺得你是故意那樣做的。

在別人的印象裏,你的錯誤就會被放大,以至於矛盾也會被激化,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這樣往往得不償失。

面對錯誤,應該用一個積極正確的態度去正視它,而不是逃避,或者等待着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

沒有一個能夠很好處理錯誤的心態,是會讓別人將你的錯誤放大,那時候,不僅自己處於被動的狀態,問題得不到解決,錯誤也變成不可原諒的.了。

還有一些人,在面對別人將錯誤指出來擺在面前的時候,他沒有選擇認錯,而是憤怒,沒有選擇悔改,而是爭吵,這樣的人,就不應該被原諒。

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

在感情中,每個人的付出都是有限的,當你選擇用錯誤去傷害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可以選擇收回自己的感情,讓自己不用因為你的錯誤,傷害到他們。

就像小時候寫數學題一樣,寫錯了,被懲罰,可是當正確答案寫出來的時候,之前因為做錯的懲罰,也隨之煙消雲散。僅僅是為了嘴角那一抹微笑,也是值得的。

兩個人的感情,不應該因為這些外在的因素讓兩個人漸行漸遠,錯誤是用來警示自己,避免下次的發生,而不是用一次次同樣的錯誤,去消磨一個人對你的感情,那樣的人,不是不知錯,而是愚蠢了。

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有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錯誤也會隨着兩個人的相處而產生的,你需要做的,是應該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將錯誤推給別人,自己卻想要不承擔任何的責任。

每個人在對待感情的時候,都會遇到這些問題,誰也不是有足夠的運氣能夠遇到一個幾近完美的人,而那些不完美的錯誤,你也有選擇原諒,或者不原諒的權利,那麼,又何必讓別人拿他的錯誤,而懲罰自己呢?

最後,兩個人還是要好好的過日子,能夠原諒他的地方,就還是選擇原諒他吧,因為感情,從來都不是消耗品,若是一不小心因此而錯過了,對自己也是一種過錯。所以,選擇原諒與否,都在於你自己,對待兩個人的感情是否足夠珍惜。

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2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夠被原諒。

也不是所有的原諒,都是真的沒關係。

因為,捨不得你難過。

所以,假裝原諒你。

你做了一些事,傷害了他。你很希望他原諒你,可是,他沒有。於是你常跟他説這樣的話:“為什麼就是不能原諒我,我有那麼可惡嗎?”

“我是傷了你的自尊心,可是為什麼我的好在這個時候就什麼都沒有了呢?”

“從那以後,我對你這麼好,你難道一點感動都沒有嗎?”

“我已經道歉了,要我怎麼做,怎麼求你,才能稍微一點點地原諒我呢?”

“我已經在改變自己了,為什麼你一點都看不到呢?”“你騙我的時候,我都原諒你了。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你卻不原諒我呢?”

當你意識到錯了的時候,還比較好。有時候你都沒有意識到錯誤,這時候你會跟他説:“我是騙了你,可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都會這樣嗎?”

“我是傷害了你,可是問題有那麼嚴重嗎?”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不能原諒你,也不關心你做了什麼讓他不原諒你。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原諒不是索要來的。

意識到錯誤是遠遠不夠的,意識到錯誤不等於就應該被原諒。道歉只是承認了自己對他的傷害。承認就應該被原諒嗎?在你的`世界裏,你對他有了一個期待,期待他原諒你,這個期待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把這個期待用“應該”去要求和控制他的時候,你的難度就在增加。你認為他應該原諒你的時候,你就給他增加了壓力。他本來就對你有所反感了,這時候你還對他有那麼大要求,再增加壓力給他無疑是火上澆油。

你要試着去區分,你渴望被他原諒和他應該原諒你是兩回事,需要區分出來。他原諒不原諒是他的權利,不該被指責。渴望被原諒則是你的渴望,你在他很受傷的時候要求他來滿足你的渴望,他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當你完成區分後,你就可以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了。

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 第2張

承擔責任不僅是為事情負責,更應該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感受負責。這件事情或許本身對你也有傷害,讓你感覺痛苦,甚至你還夾雜着很多其他感受,有後悔有自責有內疚,還有他不原諒你的失落和憤怒,但是無論你有什麼感受,這都是你自己的,你需要為你的這些感受負責。同時,你也要為你的渴望負責,你渴望重新得到他的愛,渴望他放下這件事,這都是你自己的渴望。

為自己負責的辦法就是放下控制,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他,感動他,而不是再要求他原諒你。承認錯誤和傷害就像自首一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諒解,但絕不是赦免。傷害容易,恢復卻很難。你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首先,你要去看為什麼你在要求他原諒你。當你要求他原諒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原諒自己了。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可以被接受,可以被理解,然後你也要求他像你一樣。當錯誤來臨,人們會在第一時間感到內疚和自責,然後短時間內就可以原諒自己,讓事情成為過去式。當然,那些過於自責的人可能別人原諒了他,他都無法原諒自己。社會文化總是在教育我們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可是我們內心的人性卻總是容易“寬以待己,嚴以律人”,也就是我們總是希望別人來為我們負責。

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3

原諒意味着什麼?

當我真的能釋懷曾經的過往,原諒意味着我們有重新開始的機會;而如果我依舊心存芥蒂,那我的原諒只不過是不想再和你有任何瓜葛。

網友説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時,他説他做不到原諒那個被稱作“父母”的人。

他曾經試圖原諒他們對自己的傷害,畢竟父母本身也不容易,學識有限。但這個逼迫自己的過程十分痛苦。

後來他明白了,父母的不幸和自己是否原諒其實是兩碼事。他能理解人在底層摸爬滾打的心酸,但這並不是他們傷害他的理由。

所以,他最終決定不原諒父母或者説不那麼快原諒。

理解不是原諒。理解意味着站在對方的角度共情別人,不原諒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共情自己。

你不可能為了所謂的原諒,而忽視自己的感受。

現實中,很多人一邊舔舐着傷口,一邊又自我懷疑是不是度量小。

不是所有的錯都能得到原諒 第3張

其實不是的。釘子釘在你自己身上,即便取出來,傷口依然在。旁人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能減輕你當時的疼痛嗎?不能。

大多時候,傷痛的療愈靠的.是我們自己,而非那句抱歉。

更何況,傷口不痛了,可回憶還是會痛。

有精神研究分析:忘記一個創傷事件,在哀悼和原諒的過程中是為時過早的。即使這個事件本身不再佔據我們的意識層面,與之相關的情感記憶卻停留在了前意識水平(Akhtar, 2002)。

也就是説,當時的傷害並不能真正被撫平。在回憶或者遇到類似情境時,我們還會重新經歷一遍創傷體驗。

就像有時候我們還是會被很久之前的不公平對待擊潰、對曾經交付真心的人的背叛難以釋懷。

再説,這世上很多的傷害本就無法理解,有些所為不過是自私自利者的貪心罷了。因此,他們也配不上“原諒”二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