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師教學教育隨筆

來源:尚雅範 3.26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老師教學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初中老師教學教育隨筆

初中老師教學教育隨筆1

初中地理科學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它的目的並要培養地理學家、培養地理人材,初中地理教學的目的是所有中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培養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對地理科學的興趣,為一今後要從事地理事業的人打下最的基礎。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一直以培養對地理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課堂設計、每活動安排以學生為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素質為中心的

老師,教材是要的,,教材老師來説只是承載知識的工具,而教學的依賴。一名教師,要所教年級的教材,還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地理課程都需要學生些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培養和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把教材中的知識的安排糅合成專題,然後再學生的學情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的活動,例如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鬆的學習中知識。

地理學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生命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很強的實踐性和嚴謹的科學性。地理學以技術應用、知識創新快的特點,的應用性和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位地理老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靈活多變的思維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新的教學成果。

在教學中,要搞清地理要領的過程,講清地理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對抽象地理要領的理解。對地理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學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要講清地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地理規律中各地理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的概念規律要區別,消除學生對地理概念規律的模糊感。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的學習習慣。

初中老師教學教育隨筆2

夕陽已墜入天際,萬物被暮色籠罩。家裏空蕩蕩的,我的心卻被填的滿滿的,堵得整個人直髮慌。

這些日子,我總愛獨自一人坐在窗前,看慘淡的愁雲,瘦削的法桐,總覺得自己放不下的東西太多太多:同學相處的煩惱、考試的焦慮、學習的壓力常常讓我莫名地發火、傷感。甚至連樹葉子一片片落去也會讓我生出一絲惆悵。自己小小年紀,竟會變得這樣多愁善感!

“吱啦——哐”一陣開門關門的聲音將我的思緒從漫無邊際的濃霧中牽了回來,我急忙回過神來,是爸爸回來了。“宇兒,別老在家悶着了,我帶你去個地方。”爸爸饒有興致地説。“我要去看望一下敬老院的劉爺爺,你和我一起去吧!”我悶悶地倚在牆上,擺弄着衣服上的扣子,心中有些不大情願,可聽見爸爸那不容商議的口吻,也只好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爸爸出了門。

坐在車上,爸爸邊開車,邊和我講起了劉爺爺的經歷。原來劉爺爺早年也是有家室的,可是人到中年,妻子因風濕性心臟病去世,住了沒幾年,唯一的兒子又因車禍失去了生命。劉爺爺曾經在醫院裏看過大門,所以和爸爸很熟。最近幾年由於年紀大了,又沒什麼親人照顧,所以就搬到了敬老院。逢年過節,爸爸總忘不了去看望他。

來到敬老院,走進劉爺爺住的房間。劉爺爺一看見爸爸來了,便熱情地握住爸爸的手,問長問短。我也趁機問了聲“爺爺好!”老人聽力已經很微弱,但身體還算硬朗。我打量着劉爺爺的房間,雖然陳設簡單,但拾掇得很乾淨。老人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對我們的熱情,忙着為我找這找那,把自己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了,我都笑着接下了。

“多虧現在的社會好啊!你看我一個孤寡老人,住在這裏不愁吃,不愁穿,沒事就溜溜彎,聽聽戲,和老夥計們一塊聊聊天,下下棋。……”老人不亦樂乎地絮絮地説着,我和爸爸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着。

“爺爺,這麼説,您還是感到挺幸福的啊!”我打趣地説。“幸福,幸福!都放下了,也沒什麼牽掛的啦,一身輕啊!”“幸福就好!”我淡淡地笑着。望着爺爺那飽經滄桑的面頰,我感覺心裏塞滿的東西正一點一點地下沉,流入了新的血液,暖暖的。

走出敬老院,我深吸一口氣,如釋重負,感覺內心暢快了許多。老人都會將那些刻骨銘心的悲傷記憶放下,去享受晚年的幸福。而我正值青春年華,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放下沉重的枷鎖,去將青春放風,讓心情流浪呢?

有時候,我們總會將自己心靈的閘門關閉,去揹負太多沉重的擔子,而當我們將它輕輕卸下時,我們才有機會去創造更多美好,才會活得灑脱,活得快樂。

“放下”是一種境界,是我需要永遠追尋的一種精神。

初中老師教學教育隨筆3

在平時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對於如何處理好教師的講述與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之間的關係?我認為教師的講述與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之間關係應該是共生共存、相輔相成。

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不是就要排斥教師的講授呢?在有些教師的課堂上,為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歷史教師很少“講”,甚至是一堂課都不開口説幾句話,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教師卻似乎成為一位旁觀者。對這一點我心有存疑,我們必須全面、正確地評價講授式的教學方式,既要反對“滿堂灌”,又要改變當前那種因追逐“時尚”而完全排斥教師講授的現象。當然老師的講授新課不等於滿堂灌與死記硬背,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並不是取消講授。新課改並不是完全摒棄講授法的合理運用,知識傳授的基本特徵決定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講授法永遠是一種必須的教學方法。講授法中教師精彩的描繪、縝密的分析論證、詼諧幽默的語言可以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學習。新課改要求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的教學過程,主要應該看教師的角色和講授內容上的轉變,即教師的角色由主角變成引導者,講授的內容由灌輸生硬的結果變成注重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的過程。

所以説在任何一個教師的歷史教學中,在任何一節成功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裏,老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都是共生共存、相輔相成,不可能只有其中一方面而毫無另外的一方面的蹤影,真正處理好二方面之間的關係,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