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類十二種

來源:尚雅範 1.84W

恐龍類十二種,在地球史前2億3000萬前恐龍開始在地球上出現,並進化出了繁多的物種,它們是地球上真正的統治者,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下面一起來看看恐龍類十二種。

恐龍類十二種1

恐龍只有9個種類,有肉食龍鍾敏類,虛骨龍次亞目,原蜥腳次亞目,蜥腳次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腫頭龍亞目。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

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公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1、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裏赫特期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

2、原恐齒龍:

原恐齒龍是獸腳亞目下的一屬可疑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中國及蒙古。目前已知的有三個物種,它們都是隻有牙齒的碎片。

恐龍類十二種
  

3、建設氣龍:

建設氣龍是一種小型的侏羅紀食肉性恐龍,體長4米,重約130-140公斤。其主要特點是頭大而輕穎,側扁尖鋭的牙齒呈匕首狀,頸子短,尾巴長,前肢短小靈活,後肢強壯有力,趾端長有尖鋭的利爪,善於兩足快速奔跑。

4、石油克拉瑪依龍:

石油克拉瑪依龍是獸腳亞目、肉食龍次亞目、異特龍科、克拉瑪依的一個種。肉食性,體長約13米,生活在白堊紀早期。

5、甘氏四川龍:

四川龍是一屬中華盜龍科恐龍。它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亞洲。它的外表有點像小型的異特龍,體重約100-150公斤,身長約8米。

恐龍類十二種2

行星撞擊造成恐龍滅絕

如今,恐龍已經滅絕了,而其後代鳥類卻以另外一種形式生存了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地球上都有哪些著名的滅絕恐龍。

腕龍

腕龍,食草恐龍,體型龐大,是地球上最大的恐龍,其幼年時期容易遭受大型食肉龍的捕殺,所以其生長極為迅速,每日體重增加可達幾十斤甚至數百斤。其地位類似於如今地球上的大象,成年腕龍基本是無敵的,能捕殺它們的只有歲月和疾病。

暴龍

暴龍,最著名的恐龍,也是科幻電影中最常見的終極霸主,所以又叫做霸王龍,可見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實際上,霸王龍在食肉恐龍中實力僅排在第三,但名氣確實最大的,霸王龍是生存在史前6500多萬前,距離我們人類最近的恐龍,化石種類也非常豐富,是當時地球陸地上最強的動物。

迅猛龍狩獵

迅猛龍,中型狩獵者,羣居,生存地位類似於非洲草原的鬣狗,一般捕食中小型的恐龍或者跟在大型食肉龍後面食腐。其行動敏捷,善於伏擊獵物,是當時哺乳類動物最大的敵人,正是由於這種中小型恐龍的狩獵,哺乳動物直到恐龍滅絕後才從地下和密林中走出來,迎來進化的高峯。

棘龍

棘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比永川龍和霸王龍體型更大,但其經常單獨行動,行為方式類似於現代老虎,所以在整體實力上可能不能永川龍羣體生活或者霸王龍結對生活一樣強大,單論個體實力,棘龍是地球上最強的肉食恐龍。

棘龍不但善於在陸地捕食,更對江河湖海中的獵物也是垂涎不已,經常在河流中捕食大型魚類,與當時水中霸主大型鱷魚經常發生衝突。

恐龍類十二種 第2張
  

翼龍

翼龍,在全球各地都有發現其化石,在我國浙江、美國德克薩斯等地區都發現過,其種類也非常多,最大的.風神翼龍,體長可達13米,相當一架飛機一般,而最小的僅相當於一隻燕子,生活在森林頂部。翼龍善於滑翔,在茂密的森林中和山區中穿梭非常靈敏,這得益於其發達的小腦,其小腦比例高達7%,比現代任何鳥類都高得多,意味着其平衡能力非常出眾

三角龍

三角龍,主要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北美洲等地區,和暴龍屬於同一區域同一時間的古生物,是最強的食草恐龍,其頭部有三個尖鋭的長角,霸王龍也不敢正面對抗,三角龍也是對霸王龍造成最多傷害的食草恐龍。其地位如同現代非洲草原上的犀牛和獅子,相互之間的對抗都會有受傷風險。

鯨鬚龍

鯨鬚龍,水陸兩棲,可以在陸地上狩獵,也可以下海捕捉大型魚類,生活在海邊區域,經常在淺海區域活動,狩獵時候身體浮在水面,頭部扎進水裏,捕捉大型的鯊魚等魚類或者水中生活的古魚類。

劍龍

劍龍,身軀如同現代大象那麼大,但腦子卻小得如約100克的核桃,腦容量很小就決定其行為方式比較單一,性情也就比較暴躁,其不善於躲避獵手,遇見暴龍等的捕食,第一時間反應就是逃跑,而一旦逃跑不了則強硬反擊,如同非洲蜜罐一樣,屬於比較莽撞的類型。

其身體結構是其能夠在低智商的行為下依然生存的原因 ,背部有一排鋒利的劍狀背脊,後期在身體側面也生出劍狀刺,如同現代豪豬一般,讓獵手無法輕易捕獵。

異特龍

異特龍是生活在侏羅紀晚期,主要集中在北美和非洲,是侏羅紀時期最強大的食肉恐龍,相比較大型的食草恐龍,其體型較小,但腦容量很大,據研究,可能是侏羅紀時期智商最強的恐龍,它們生活方式類似於非洲獅羣,羣居生活並且會照顧幼崽直到成年。狩獵方式也是以伏擊為主,用下顎部撞擊獵物。

小盜龍

小盜龍是我國區域內發現的一種羽毛類恐龍,這種恐龍全身覆蓋羽毛,雖然不會飛翔,甚至不會像翼龍或者始祖鳥那樣滑翔,但其他形態上已經有鳥類特徵。小盜龍的發現為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説法有了依據,並且小盜龍出土的化石很多,相比較始祖鳥僅在德國區域內發現7只,小盜龍是鳥類鼻祖的説法更加有説服力。

永川龍捕食馬門溪龍

永川龍是在我國四川區域,長江上游發現的大型肉食恐龍,其比暴龍早三四千萬年時間,體型上比暴龍更大,是史上前三的巨型食肉恐龍,主要以大型的食草恐龍馬門溪龍為食物,一般幾隻生活在一起,組成團隊狩獵,從協作上來講,其實力要勝過棘龍和暴龍,整體戰鬥力應該是地球上最強的陸上食肉恐龍。

青島龍

青島龍是我國區域內發現的著名恐龍之一,其實質上並不是在青島最先發現的,最先發現的是煙台地區,不過專家們在青島進行了研究,最終命名為青島龍。

青島龍頭部有一個天線一般的觸角,其用途尚沒有研究出來,但卻非常可愛,像是天線寶寶,在山東半島,青島龍化石很多 ,在幾十年前,青島就有剃頭匠常備着一個青島龍的化石,一旦給客户踢破了頭就掛點粉末來止血,效果很好。

恐龍類十二種3

恐龍類型:劍龍、始祖鳥、角鼻龍、樑龍、異特龍、禽龍、卡馬庫龍、迅猛龍、霸王龍。

1、劍龍是一種巨大的食草動物,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它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板,還有一條危險的尾巴,尾巴上有四根尖刺,保護它免受捕食者的攻擊。它長約7-9米,高2.35-3.5米,重2-4噸。它們生活在平原上,以遊牧方式與其他食草動物(如樑龍)生活在一起。

2、禽龍是一種大型的鳥腳恐龍,長約9至10米,高約4至5米,其前手拇指上有一個尖爪,可以用來抵禦捕食者。它們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6500萬-2億年前)的大型恐龍中。後腿發育良好,從頭部到尾部大約5米高,11米長。尾巴很重,起着平衡的作用。素食者,長舌頭和鋸齒狀的牙齒,用來撕扯和切碎葉子。

恐龍類十二種 第3張
  

3、迅猛龍是最廣為人知的恐龍之一。這是由於他們在邁克·克萊頓的小説《《侏羅紀公園》》(侏羅紀公園)和同名電影中的出色表現,但小説和電影版本中對迅猛龍的描述是錯誤的。對古生物學家來説,迅猛龍是一種重要的恐龍。已經發現了10多種迅猛龍化石,是脊椎動物科中數量最多的。

恐龍滅絕的原因

有人認為是氣候變化造成的.。曾經是氣候温暖、有沼澤和淺海的地方,現在形成了高山。土地幹了,海洋加深了,季節冷熱懸殊。然而,很難相信某些地區不保持着適宜的氣候。並且,海洋是應該不受到影響的。

另外有人認為,早期的哺乳動物吃恐龍蛋,這就使恐龍絕種了(但海洋裏的爬行動物是會生小爬行動物的)。也許是草蔓延了,覆蓋着地球,代替了較早時那的較軟而又較多汁的植物。素食的恐龍也許缺乏需要用於磨碎硬草的牙齒。後來,在素食的恐龍開始滅絕後,食肉的恐龍越來越難找到食物,便也滅絕了。

還有人認為,也許恐龍突然開始經歷非常大量的變異。由於大多數變異是往壞的方面變,因此形成了許多有缺陷的恐龍,以致整個恐龍族都滅絕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