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恐龍的名字

來源:尚雅範 2.09W

有哪些恐龍的名字,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恐龍的滅絕至今是個無人能解的謎。一起看看有哪些恐龍的名字。

有哪些恐龍的名字1

始初龍美麗龍 異特龍 西風龍 稜齒龍 禽龍 穆塔布拉龍 無畏龍 馬鬃龍 高吻龍 南陽龍 沉龍 康納龍 荒漠龍 福井龍 錦州龍 腱龍 原巴克龍 迄今全世界發掘出來的恐龍化石(包括骨、牙齒皮膚、卵、糞便、足跡等)有2000多個,經鑑定,恐龍共計2目7亞目57科350餘屬800餘種。

一、蜥臀目(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骼骨、坐骨和恥骨三者間的結構形式與其它爬行動物相似,即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帶。下分兩個亞目:

(一)獸腳亞目:霸王龍、恐爪龍、躍龍、細頸龍等。(二)蜥腳亞目:樑龍、雷龍、祿豐龍、馬門溪龍等。

二、鳥臀目(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骨骼結構形式與鳥類相似,恥骨指向後方,即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帶,另外還具有前齒骨和頰肌。下分五個亞目:

(一)鳥腳亞目:禽龍、鴨嘴龍等。(二)角龍亞目:原角龍、角龍、鸚鵡嘴龍等。

(三)甲龍亞目:結節龍、棘龍、甲龍等。(四)劍龍亞目:劍龍等

(五)鐘頭龍亞目:腫頭龍等

比較平常的恐龍有:,腫角龍,帕克索龍,狹爪龍,劍角龍,似鳥龍,優椎龍,無齒翼龍,盔頭龍,胄甲龍,阿檢莫龍,鴨嘴龍,厚鼻龍,戟龍,達氏吐龍,三角龍,原角龍,二形齒翼龍,翼手龍,巴拉帕龍,板龍,安琪龍,菜索托龍,雙冠龍,踝龍,小盾片龍,魚龍,沙尼龍,蛇頸龍,離片齒龍,異特龍,特暴龍,彎龍,樑龍,細顎龍,奧思尼爾龍。

有哪些恐龍的名字
  

磔龍,索德斯龍,巨椎龍,畸齒龍,合跗龍,暴龍,躍龍,背龍,背棘龍,恐爪龍,窄爪龍,迅猛龍,雷龍,馬門溪龍,腕龍,淪龍,南方巨獸龍,猶他盜龍,瑪君龍,傷齒龍,極龍,劍龍,鯨龍,氣龍,蜀龍,大地龍,釘狀龍,蛇發女怪龍,金剛口龍。都是大部分,比較平常的恐龍。

霸王龍,阿利奧拉龍,腫角龍,帕克索龍,狹爪龍,劍角龍,似鳥龍,優椎龍,無齒翼龍,盔頭龍,胄甲龍,阿檢莫龍,鴨嘴龍,厚鼻龍,戟龍,達氏吐龍,三角龍,原角龍,二形齒翼龍,翼手龍。

巴拉帕龍,板龍,安琪龍,菜索托龍,雙冠龍,踝龍,小盾片龍,魚龍,沙尼龍,蛇頸龍,離片齒龍,異特龍,特暴龍,彎龍,樑龍,細顎龍,奧思尼爾龍,磔龍。

恐龍的名字有霸王龍、三角龍、劍龍、鐮刀龍、暴龍、特暴龍、甲龍、包頭龍、異特龍、五角龍、牛角龍、肉食牛龍、樑龍、馬門溪龍、極龍、重龍、雷龍、地震龍、無齒翼龍、風神翼龍、迅猛龍、雙冠龍、彎龍……

有哪些恐龍的名字2

霸王龍

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名字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龍,它是恐龍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種類之一,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咬合力可達20噸),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上龍

是一種已滅絕海生爬行動物,屬於上龍科,生存於侏羅紀晚期。上龍是一種大型掠食性動物,以魚類、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動物為食。上龍在正式命名前被稱為“妖怪”,在大約2億-1. 45億年前的侏羅紀,它們是海洋中的高級掠食者。

有哪些恐龍的名字 第2張
  

樑龍

是樑龍科下的一屬恐龍,鼻孔位於眼睛之上,它們的脖子無法抬高,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麪積的。樑龍生活於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是最容易確認的恐龍之一,有着巨大的體型,長頸及尾巴,及強壯的`四肢,很多年前它都被認為是最長的恐龍。

翼龍

生存於晚三迭紀到白堊紀末,約2億2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是第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型飛行生物,例如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

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宜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宜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白堊紀是中生代最後一個紀,是恐龍由鼎盛走向完全滅絕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歐洲海底沉積物中有大量的白堊而稱為白堊系,白堊紀是以得名。

有哪些恐龍的名字3

1、霸王龍:長14米/高6米/最重15噸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2、三角龍:長12米/高4米/最重20噸

三角龍為角龍科的植食性恐龍一屬,一種巨型四足植食恐龍,在完全成年後全長大約8-12.5米,臀部拉直高度3.8米左右,一般體重9-18噸,最重超過20噸。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裏赫特階地層,約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植食恐之一,同時也是最強悍的植食恐龍,所以被作為晚白堊紀恐龍的代表。

3、小盜龍:長0.6米/高0.4米

小盜龍意為小型盜賊,是一種在中國遼寧省九佛堂組發現的小型馳龍科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巴列姆階,即約1億3000萬至1億255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近10個完整化石。盜龍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性恐龍之一,生活在距今1.2億前的早白堊世。小盜龍也是第一羣被發現擁有羽毛與翅膀的恐龍之一。常見體長約60釐米,但身體只有鴿子那麼大,並有着鋒利的爪子和覆蓋羽毛的四肢。

4、禽龍:長10米/高5米

禽龍,意為鬣蜥的牙齒,屬於蜥形綱鳥臀目鳥腳下目的禽龍類。禽龍是種大型鳥腳類恐龍,身長約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來抵抗掠食者。它們主要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凡藍今階到巴列姆階,約1億4000萬年前到1億2000萬年前;生存時代大約位於行動敏捷的稜齒龍類首次出現,演化至鳥腳下目中最繁盛的鴨嘴龍類,這段過程的中間位置。禽龍是繼斑龍之後,世界上第二種正式命名的恐龍。

有哪些恐龍的名字 第3張
  

5、似鱷龍:長12米/高3.4米/最重7噸

似鱷龍(屬名: Suchomimus )意為鱷魚模仿者,是種大型棘龍科白堊紀恐龍,擁有類似鱷魚的嘴部,生存於中白堊紀的非洲,約為1億2000年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該恐龍體長11米,高近4.5米,體重達7噸驚人重量,屬於肉食,活躍非洲的尼日爾。似鱷龍的脊椎有高大的延伸物,最高處位於臀部,它們可能撐者由皮膚構成的`帆狀物或背脊,類似棘龍,但沒有棘龍那樣高大。詳細研究顯示似鱷龍的標本接近成年,身長約12米。它們的前肢強壯,手部有三指,拇指上有大型鐮刀狀指爪。

6、風神翼龍:長11米/高5米/最重0.25噸

風神翼龍是一種翼手龍,也叫披羽蛇翼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到馬斯特裏赫特階),約8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風神翼龍翼展超過11米長,它是人類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神龍翼龍科是先進而缺乏牙齒的翼龍類。名稱來源是阿茲特克文明裏的披羽蛇神奎玆特克。

7、阿馬加龍:長19米/最重20噸

阿馬加龍是一種很奇怪的蜥腳類恐龍,他背上有兩排鬃毛狀的長棘,有人推測它的用途是為了迷惑食肉恐龍,使他們認為阿馬加龍很大,不適合捕殺。 從中生代侏羅紀到白堊紀,在南半球曾有一塊超大陸岡瓦納。在代表岡瓦納的恐龍中,有一種在脖子後方有兩列長棘刺的蜥腳類。這就是阿馬加龍。

8、海王龍:長17米/最重10噸

海王龍(Tylosaurus)又名瘤龍、節龍,意為有瘤的蜥蜴,屬於滄龍科海王龍亞科,是滄龍類的一類,是一種巨大的肉食性動物,生長於白堊紀晚期的海洋中。海王龍雖然不是恐龍,但是,它們與恐龍在同一時期生活,並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滅絕。海王龍屬於滄龍類,是一種巨大的肉食性動物。

9、多智龍:長8米/高0.8米/最重4噸

多智龍是今朝最年輕的亞洲甲龍科恐龍,多智龍同時也是已知最大型的亞洲甲龍類,身長估計為8到8.5米,頭顱骨長度為40釐米,寬度為45釐米,重量可能為4500公斤。年代可能為坎潘階到馬斯特裏赫特階,接近1億1000萬年前。

10、薄片龍:長15米/最重7噸

薄片龍是一種生活在距今8500萬至6500萬年白堊紀晚期的海洋爬行動物,泅水像海龜一樣。通俗的薄片龍身體全長可達15米,但脖子的長度就可達6米。

三角龍是一種草食性恐龍,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裏赫特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和暴龍生活在一個時期,同一個地方,根據新近發現的化石表明,霸王龍和三角龍確實會發生打鬥。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歡迎的恐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