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説寶寶不安感的來源

來源:尚雅範 1.35W

許多年輕的媽媽爸爸們往往並不知道,嬰幼兒期的寶寶,對於他們的強烈情感依賴,實在超出想象很多很多。因為囿於表達能力的薄弱,嬰幼兒期的寶寶尋覓安全感的行為往往是非常潛意識的,也就是説,他們沒有能力讓爸媽知道:他的粘人、哭鬧、焦慮、退縮,都是因為某個場景、某個物品或大人的某種行為、某種帶着激烈情緒的表達方式,讓他忽然喪失了最重要的安全感……

説説寶寶不安感的來源

寶寶不安感的來源之一:大型玩具進我家

圓圓8個月大的時候,舅舅給她買了一個塑料吹氣玩具——一隻吹足氣後90公分高的紅色梅花鹿。圓圓第一次看到這隻比自己還高的玩具鹿時,瞪大眼睛端詳對方片刻,馬上咧開嘴巴大哭起來。媽媽判斷是玩具嚇着了圓圓,忙讓奶奶把玩具收起來,自己抱起圓圓哄她。本以為這樣做孩子馬上可以安定下來,誰知,圓圓見玩具鹿被拿走了,使勁在媽媽的懷抱裏扭動身軀,用目光滿屋搜尋那隻玩具鹿的身影。可是,再一次見到鹿,圓圓又哭了。就這樣,這隻尺寸有些大的玩具變成了圓圓媽媽心目中的“魔鬼鹿”:見不到它,圓圓要找它,見到了又哭;簡直像冤家一樣,互相離不開,見到了又會哭。

消除不安的對策

一面把身體藏進爸媽的懷抱裏,一面用一雙淚眼越過父母肩頭,或透過小小的縫隙去尋找那個讓自己害怕的對象,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呢?為了解釋這種矛盾與不安的來源,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就是做出一系列尺寸巨大,高度在3~6米之間的充氣傢俱放在巨大的充氣城堡裏,讓大人走進去。這個實驗可以幫助父母解釋“充氣玩具有什麼可怕的?”當我們跌跌撞撞地走在這些彷彿從巨人國運來的傢俱中間,感受到它們的擠壓感時,我們同樣會感到自己是不安全的。寶寶的反應也是一樣,當他看到比自己高大、色彩鮮豔、用一雙大眼凝視自己的東西時,他的本能反應,就是尋求父母的保護。而當寶寶埋身父母懷中,他就覺得自己的力量足夠與對方抗衡了,此時他便要求去尋找對方,觀察對方,判斷它和自己的關係,是可以相處的,還是需要拒絕的。所以,就出現了“魔鬼鹿”的現象。

此時,把鹿徹底藏起來,切斷孩子充滿矛盾的探索,並不是好方法。可以讓孩子在你的懷中得到一定的安慰,然後視孩子的表現,鼓勵孩子再次去“試探”對方。如果還不行,不妨買一個一模一樣的,但是小一些的玩具,先鼓勵孩子接觸那個小的,叫它“鹿寶寶”,等孩子玩熟了,再抱他去見“鹿媽媽”;把充氣玩具放癟後再次吹鼓,並在這一過程中讓孩子旁觀,儘可能用他聽得懂的言語解釋玩具的特點,也讓孩子進一步認識它,並消除情緒上的不安感。

寶寶不安感的來源之二:媽媽突然不見了

琳琳的媽媽是在琳琳滿了1歲半以後,才結束產假回去上班的,這個時候琳琳的分離焦慮比半歲以內不懂事的小嬰兒大得多,每次媽媽要走,琳琳都哭得很厲害,後來發展到看到媽媽換衣服化粧也哭,琳琳媽媽就想出了一個“就地蒸發、金蟬脱殼”的策略:把上班要換的衣服都放在一個大挎包裏,等到琳琳一轉身、一錯眼,她就拎着包包穿着家常衣服“脱逃”。琳琳媽媽是順利走了,家裏的人可遭了殃。以後一段時間,隨着媽媽“逃跑戰術”的升級,琳琳越來越疲憊,也越來越心事重重,尿牀的頻率也增加了。

消除不安的對策

琳琳媽媽想出“逃跑戰術”來,很明顯是厭煩了日復一日的解釋和安撫,然而,這種“媽媽突然不見了”的局面引發的不安全感,可能遠遠高於讓寶寶看着你化粧、換鞋,然後飛吻説“Bye—Bye”的正常告別法,琳琳的一系列反應包括尿牀,都是媽媽的突然消失帶來的不安所引發的。在寶寶的心裏,媽媽如此這般地消失過一次,就可能隨時隨地像變魔術一樣消失,這超出了寶寶的把握能力和接受範圍,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向懷疑、不安、焦慮的方向發展。所以,記得寶寶在每天與媽媽分離時不高興一會兒,是他正常的情緒宣泄,要允許他在這種宣泄中找到新的替代安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