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

來源:尚雅範 2.77W

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即便對方是你的親戚,朋友,當你向他們提出某些要求,希望獲得幫助的時候,也會覺得“十分別扭”,心裏面很難受。一起來看看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

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1

一、為什麼你在遇到困難時不敢去麻煩別人

這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你怕給別人添麻煩,也不想讓別人來給自己找麻煩,不想把社交關係弄得很複雜。

持有這種心理人,表面看起來獨善其身,自給自足生活的很好,你根本不需要別人來參與自己的生活,內心與別人的邊界非常清晰。其實內心非常脆弱,你會擔心自己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所以自己在限制自己的訴求。

另一個原因是你可能內心自卑,心思敏感,害怕被拒絕,但又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

這兩種觀念都是源於你對人際社交的不適應,不能建立完整健康的社交關係。長此以往,你會被社會疏離,很難獲得幸福感。你可以內向,可以朋友不多,但是不能喪失這種社交能力。所以這節課我們要分析一個方法來打破這種局面,讓你在遇到麻煩時,敞開心扉,丟開過多的心理包袱,敢於求助,敢於向別人表達你的訴求,來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這三步法包括:第一步自我暗示,求助是給別人體現價值的機會,第二步在求助時態度端正,要不卑不亢,第三步留出回報空間,有來有往。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二、三步讓你敢於向別人求助

先説第一步,自我暗示,求助是給別人展現價值的機會。

從小家長就告訴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去麻煩別人,更不要去欠別人人情,所以你和身邊很多人可能都是這種觀念,輕易不向別人求助。這是一種很獨立的品質,但是過猶不及。過分獨立,萬事不求人,會讓自己越來越累,也會讓你身邊的人感覺不到自己對你的價值。你想想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那再想想你自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是怎麼做的?明明也希望她能陪陪你,但怕耽誤她的工作,怕影響她的.心情,就是不開口。你的懂事在朋友眼裏,卻是她不值得被你需要。一次次這樣的事情之後就結局就可想而知了,疏離是必然的。

所以,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先進行一個自我暗示,求助並不是在麻煩別人,而是再給別人展現價值的機會。試着給朋友打個電話,問問她:“你現在忙嗎,能陪我聊一會嗎”,也許還能一起休個假,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這份經歷會讓你們每每聊起,都會感覺有你值得。

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
  

如果身邊有你想求助的人,給她一個機會,讓她感受一下在你這兒的存在價值,她也許會像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一樣開心。心結打開了,我們再來説一説第二步,求助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端正。

第二步,態度端正,不卑不亢

有困難尋求幫助是一種正常社交,對他人來説也許只是舉手之勞,所以你不需要低三下四地,但也不能頤指氣使。求助的事要與被求助人匹配,不為難別人,你在詢問對方時也要尊重對方,對方才會認真對待你的求助,他們也是很樂意用自己的經驗來為你提供幫助的。

但要記住一點啊,對於一些自己動動手動動腦就能解決的事,你就儘量不要去打擾別人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安排,不可能為你提供保姆級的照顧。如果別人拒絕了你,也要合理看待,擺平心態,也許別人可能只是不太方便或者辦不到而已,不要太在意更不要記仇。

通過前兩步的正確求助,一般你的困境都能得以解決,那現在我們就要進入第三步,表達感謝,並且要留出回報空間。

第三步,留出回報空間,有來有往

以前我們不敢求助,是怕欠人人情,那現在教你一個小方法,讓你減輕心理負擔。那就是你在表達感謝後多加一句話,“以後有事也可以找我,幫得上的一定盡力。”留出回報空間。

如果對方也是不願麻煩別人的人,你光説謝謝,別人可能不會真的來找你幫忙,但加上這句話就給了對方很好的台階,那在這一來一往中就可以形成很好的社交聯繫。如果對方的請求真的是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事,也不要慌,説明原因,他們也會理解你的。

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2

1、「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當我們還在母體的時候,周圍一片黑暗,卻很温暖,所以黑暗未曾給我們帶來恐懼。而當我們離開母體後,雖然擁抱了光明,卻遭遇了難以適應的一切。

對剛降臨人世的嬰兒來説,如果沒有得到親人的迴應,便意味着恐怖。

若不幸地,長期得不到及時的迴應,那便是帶着恐懼的一片黑暗,會在嬰兒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絕望,那是距離死亡最近的絕望。慢慢地,絕望變成了本能,演化為一種人格底色。

而這一切,就像一種潛伏的病毒一樣。它會在個體最脆弱的時候,出來侵襲甚至將人完全吞噬,它來得毫無徵兆,甚至沒有原由。

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 第2張
  

為了防禦這種極致黑暗帶來的死亡般窒息感,一部分人便「進化」出了某種能力,這就是一些人口中的「不願意麻煩別人」。

2、危險的人格特質

一位心理學家曾説過:“孤獨雖是美的,但陷入徹底的孤獨,會帶來封閉,而封閉會導致最大的黑暗。“

何為“最大的黑暗”?電影《小丑》《沉默的羔羊》都給出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小丑對自己的心理醫生坦言“all I have is negative thoughts”(我所擁有的全部就是消極的想法),因為要符合社會的規則與約束,小丑學會了壓抑自己內心黑暗的部分,儘量與人為善,從事喜劇演員的工作,卻每每遭人白眼,甚至同事們還總是欺負他、嘲笑他。

而《沉默的羔羊》的'主人公,是一位道貌岸然、深諳人心的心理學教授,他憎恨所有要「進入他思想」的人,他的內心極致孤獨,一方面渴望被人認同,另一方面又吞噬掉所有洞悉他內心的人。

在嬰兒時期就沒有被好好被疼愛的他們,帶着恨意麪對着這個世界。由於對人的極致絕望,這恨意有時候指向別人,有時候指向自己。當他們狠狠地壓抑這份黑暗,就會呈現出對他人很友善,而對自己卻極其消極的局面,討厭自己、甚至傷害自己;而如果這份黑暗壓抑不住的時候,就會形成難以抑制的暴怒,以至對周圍人造成侵害。

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3

但如果在青春期尚未來臨,人格尚未完全成熟,得到了及早的干預、足夠的關注與愛,或許還有改變的希望。

簡單地説,ASPD的症狀,可以理解為以上兒童行為問題的深化,比如從説謊演變為詐騙,從傷害動物演變更為嚴重的犯罪等。也有學者認為,ASPD是犯罪的重災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以完美,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所謂的「人格缺陷」。人格缺陷可以理解為成長過程中的小瑕疵,是可以自我修復的。

為了避免對號入座,造成焦慮,在此我們不對症狀進行過多的贅述。美國精神病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有非常詳盡的描述,感興趣的話,可以查找相關資料,最好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士。

危險就在身邊

我們身邊也有一些人,他們看起來從不發脾氣,願意「硬着頭皮」答應別人的請求,他們很可能給人感覺非常的懦弱、言聽計從,幾近討好。而且,他們從不提要求、從不請求別人的幫助,也從不與人發生衝突。

這就好像是電影《小丑》中,在主人公還在壓抑自己黑暗的那一部分時,他只是看起來有些異常,但基本還是一個“老好人”的形象。

但是,你會發現,他們似乎很少有朋友,也沒有異性親密關係,總是獨來獨往,你也無法跟這樣的「好」人成為好朋友,彷彿永遠也無法真正走入他們的內心。這是因為,他們需要通過隔絕與他人的深入相處,通過「不麻煩別人」,來防禦自己內心的“黑暗力量”。

「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有着本質的.區別

(DSM-5)一般習慣於把人格障礙分為三類:第一類屬於奇異、古怪性人格障礙;第二類屬於戲劇性、情緒性或不穩定的人格障礙;第三類屬於焦慮恐懼性人格障礙。

其中第二類人格障礙包括: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還有危險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一般這類人格障礙,都形成於嬰兒時期的不當養育,因此同樣都具備無法與人建立穩定、良好、深入的親密關係的特點。

需要知道一點,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之間的區別,往往體現在強度、頻率和數量方面。比如,我們通常所説「討好型人格」,通過降低自我價值去迎合他人,這種行為本身,只是一種交流姿態,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人格障礙。

但如果這種討好的程度,呈現出極端的自毀傾向,甚至通過反覆自傷、自殘,來達到取悦他人的目的,這種強度就已經不僅是人格缺陷,而是很明顯的人格障礙了。這種人格障礙被叫做“邊緣型人格障礙”。

不願意麻煩別人怎麼辦 第3張
  

再比如,我們身邊有一類人格特質很常見,他們可能是你的領導,甚至可能是你的父母,他們有着極強的自尊心,這種自尊心,強到很難承認自己有任何的缺點和錯誤,這些人往往也會呈現出完美的形象。

在親子關係中,有一類家長只能看到自己的付出,只在乎孩子有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而完全看不到子女的需要,以至於,其子女即便很努力在家長眼中也盡是缺點,這類家長是具有「自戀」特質的。

如果自戀的特質在強度上加深,達到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程度,就往往體現在,他們需要通過持續性地貶損、羞辱別人來,防禦對TA們自己的嫌棄,且往往不自知。

他們需要持續不斷讚美與欣賞,來維護脆弱的自尊。因為太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否完美,以至於他們一定要營造出一種近乎完美的家庭狀態。不瞭解的人,往往認為他們是好伴侶、好父母、好同事,而真正作為他們的伴侶、子女,卻很難真切感受到被愛,因為自戀型人格障礙沒有愛的能力,自戀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尊匱乏與自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