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

來源:尚雅範 2.13W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

觀察時間:第14周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

幼兒姓名:許智雨

幼兒性別:女

幼兒年齡:5歲

行為過程

計智雨是一個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女孩,平時很喜歡幫老師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當老師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錯誤時,她總是百般辯解,不肯認錯。在一次手工活動中,她做了一會兒,忽然向我報告説,小組長沒發給她紙。我詢問了值日生和她旁邊的幼兒,都説發給她了。這次我沒再像往常對校耐心地詢問她,而是告訴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時候,每個人只有一張紙,剪壞了自己負責。有了這樣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紙,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別人做手工。

個案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計智雨是個各方面發展較好的幼兒,在幼兒羣體中有一種惟我獨尊的驕傲的感覺,從未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家長對她百般呵護,寵愛有加。即使她做錯了事,也沒有人對她説任何不是。長期以來,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錯誤,即使指出來,她也不承認。

措施:

1、 換位思考,移情訓練:

幼兒年齡小,很難體驗到撒謊時別人的心理感受。為了幫助她克服認錯的不良行為。我利用她喜歡幫助老師和小朋友做事情的這一優點,創設教育情境。當她發東西時,我特意請一名幼兒説自己沒有收到。而她來告狀時,我什麼都沒説。當她第二次發東西時,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到第三次時,計智雨心急如焚地來告訴我:“老師,那洋怎麼會這樣?明明是她不對,她卻始終不承認,還説是別人不對。”我的精心安排在計智雨的.身上有了強烈的反應。本來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是卻是不到別人的認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計智雨心理覺得很難過。我抓住她此時的心理感受與她耐心地交流,告訴她:“以前你不也是這樣嗎?你做錯了事,從來都不願承認,還撿到別人身上。你想想看,別人會難受嗎?”她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通過這各方式,讓計智雨換位思考,體驗到撒謊時別人的心理感覺。這樣,她不願認錯的不良行為也漸漸得以改正。

2、 家園互補,共同糾錯。

我在離園時與她的父母交換了意見,讓她們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並請她們配合老師,在家中也對孩子嚴格一點,犯了錯一定要指出來。通過批評加講道理,讓她明白,並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對,但只要勇於承認錯誤並不斷改正,就是好孩子。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2

今天吳景誠小朋友自主選擇到“美工區”去玩快樂塗色的遊戲。來到了美工區,吳景誠選擇了一張玉米圖片,然後去拿蠟筆,剛開始他拿了自己喜歡的藍色蠟筆,但是在下筆塗色時,好像感覺到了什麼不對,又把藍蠟筆放進籃子,重新挑了一隻黃色的蠟筆,就急急忙忙塗起顏色來。他拿起蠟筆使勁地上下塗塗,又左右塗塗,畫圖不僅有些空隙,而且部分顏色塗出了輪廓線。見狀,我走過去蹲下來引導説:“誠誠,塗色時要內心一點,注意輪廓線,線條如果能朝一個方向塗,就可以把玉米塗得更漂亮了。”昊昊聽了,放慢速度了試,果真發現了沒有顏色在突出輪廓線外,他高興地對我説:“老師,你看,我現在沒有塗開來哦!”我為他豎起大拇指説:“就這樣,你會塗的更棒的!”聽了我的鼓勵,他笑着説:“嗯!我要塗個漂亮的大玉米。”等到他畫好後,我重點表揚他:“説他塗色時很用心,幾乎沒有塗開來,塗色很均勻,玉米非常漂亮。”聽了我的表揚,他開心的不得了。

我認為,吳景誠把喜歡的藍色蠟筆換成黃色蠟筆,説明他對事物(玉米)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展現了自我引導與獨立選擇的能力。他對塗畫這些精緻活動略為粗心,但經過教師的引導後,在塗色方面,他的耐心和堅持性有了增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好地完成作品,一旦完成了操作和受到教師表揚就興奮不已,説明他的'接受能力較強,獲得了成就感。

老師首先要了解需要,可以直接建議。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及時地瞭解其真正需要,幫助幼兒排除一些干擾,以直接建議的方式,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蹲下來以朋友的身份與她交流,引導他耐心地完成作品,注重過程的情感體驗。適當的鼓勵,使之較好地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錶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大拇指,提高其自主操作的信心,在操作中獲得成就感。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3

幼兒觀察記錄:不舉手就發言

觀察對象:藝藝

幼兒性別:男

觀察時間:20xx.2.9

觀察實錄:這天我班的教學資料是‘印點子.要求幼兒掌握數與物對應的概念.當我出示第一張數字卡片時藝藝就站起來叫到;‘我明白,我明白···’我用語言及時提醒他,説話要舉手.當我出示第二張卡片時他有叫到;‘老師,我明白.’我又提醒了他.之後,我又問了個問題,藝藝依然叫到;老師,我明白,我明白.

觀察分析:藝藝是個愛動腦筋,要上進的孩子.但比較愛動,老是坐不住平時老師和他講的道理他都懂,也明白自我做的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自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可能和幼兒的.年齡特徵有關係吧.

措施:

1,首先要讓幼兒瞭解到自我行為的不足,再從語言與行動上糾正幼兒.

2,幼兒較小,行為易反覆,因此要從日常生活中教育.

3,及時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4

幼兒觀察記錄:讓幼兒快樂上幼兒園

觀察時間:20xx.9.22

觀察對象:吳俁

觀察目標:讓幼兒能快樂地上幼兒園

觀察記錄:

吳俁小朋友雖然上的是中班,但是他因為之前沒有進過幼兒園生活,也沒有小班的學習生活的經驗,他進班時候的表現跟小班幼兒一樣。每一天哭鬧着説要媽媽,但經過兩週的學習適應,吳俁小朋友要媽媽的`時間減少了很多,但有時也會不固定的哭鬧一陣,透過觀察我發現他個性喜歡問一些能得到老師肯定回答的問題,從而獲得一種心理安慰。如:“老師,我吃完這頓飯媽媽就來接我了,對吧?”每次得到老師的肯定,他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去做自我的事情。有的時候他要做每件事之前都習慣問我們一下,得到肯定答案之後,他就會去安心遊戲學習。

觀察分析:

他雖然行為時小班幼兒的行為,但是他也具備了中班幼兒的思維潛力,就喜歡用一些肯定的回答來滿足自我的心理,尋求一種心理安慰。在加上他是在中班,因為中班幼兒基本都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不會哭鬧,他也就少了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一個人哭鬧不成氣候,就需要得到肯定的答案來滿足自我。

教育措施:

我們利用語言的反覆強化來幫忙幼兒進行自我心理的調整,利用一些“個性化”的應答,抓住他喜歡問問題的個性特點,間接地與我們教師進行互動,以獲得心理及情感需要的滿足,進而緩解分離焦慮。抓住他的個人特點,有針對行的採用適合他的引導方法,讓他能儘快適應新環境。

教育效果:

此刻他能夠快樂地與其他幼兒一齊學習生活了,問問題的次數也減少了許多。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5

觀察記錄內容:中班第一學期11月初的娃娃家遊戲人員情況描述:娃娃家人員有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和寶寶5個人,這是一個完整的家庭。

一.當天活動情況觀察記錄:

(一)遊戲中的奶奶和爸爸:

奶奶在衞生間塗香粉,打扮後出門去銀行取錢,然後回家,和爸爸一起在客廳整理家裏的冰箱。爸爸今天就是對着冰箱操作,按要求放物品。爸爸由開始的一個人隨着奶奶的加入變成兩個人整理冰箱,兩人你放一個,我放一個,安安靜靜、認認真真操作。

(二)遊戲中的爺爺:

爺爺在廚房使用橡皮泥做菜,他至始至終使用橡皮泥做不同的菜,然後放在身旁,不給媽媽燒,也不與任何人交往。

(三)遊戲中的媽媽和寶寶媽媽在煤氣灶上燒着自己用橡皮泥製作的一盤豆豆,不時地倒水給家裏的寶寶喝。(寶寶是一個女孩扮的)當媽媽燒好飯菜放在桌上時,發現寶寶不在家。看到正在觀察記錄的我(老師),就對我説:“寶寶怎麼一個人出門了?”……她把寶寶從超市接回家了,讓她一個人吃飯。然後自己去超市了。回來的時候,手裏拿着一瓶酸奶。她做了個開瓶的動作,把酸奶給寶寶喝。寶寶接過酸奶,放在嘴巴前,頭往後一揚,做了個喝酸奶的動作。媽媽等寶寶吃完酸奶,把酸奶瓶扔在一邊。然後進房間整理牀鋪。

寶寶吃完東西,到衞生間刷牙、洗東西。

媽媽整理好牀鋪後出門了 ,她去銀行取了錢,在超市買了一串項鍊回來。媽媽把項鍊戴到了奶奶的脖子裏。奶奶很高興,對一旁記錄的我説 :“這是媽媽給我買的項鍊!”

二.分析:

(一)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分析:

1、熟悉娃娃家遊戲娃娃家是從小班就開展的角色遊戲之一。幼兒在自身的遊戲中及老師的間接推動下不斷髮展着遊戲情節。現在的娃娃家,家庭環境創設與基本設備較齊全,人員相處較和諧。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角色意識較強,行為與自身身份比較符合。

2、對橡皮泥製作熟悉並非常喜愛結合近階段“菜“的主題活動,我們在牆壁上呈現了很多用橡皮泥製作的菜以及點心製品照片,大部分作品是以步驟圖製作過程呈現的,利於幼兒觀察與學習,同時撤掉了現成的塑料類食品,提供了各色橡皮泥以及輔助材料若干。我班使用橡皮泥的能力比較強,會搓、敲、拍、捏、團等多種泥工技能,並且在一些泥工集體性活動中學習過幾種菜的製作。現階段,幼兒很喜歡使用橡皮泥製作。

3、很熟悉小超市遊戲小超市也是在小班後期開設出來的。娃娃家與小超市之間經常有往來,對超市物品有什麼,如何買賣等熟悉。

(二)活動中的具體困難指向1、不太熟悉人扮演的寶寶遊戲角色,有時會出現問題由於進入中班,班級不在提供布娃娃活動器材,家裏的娃娃就有孩子自己扮演。在扮演過程中,有時的寶寶行為能與角色吻合沒,有時還不能吻合。從今天觀察到的情況來看,今天娃娃家遊戲中的媽媽和寶寶都是很能幹的'人。寶寶自主性很太強,總是喜歡一個人去外面遊戲,導致遊戲行為與寶寶身份不符合。

2、一家人有合作的行為,也有獨自遊戲的行為這主要是幼兒本身遊戲水平的強弱以及與性格有關係。因為娃娃家的爺爺和爸爸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平時就不太喜歡交往,而媽媽和寶寶平時就是很活躍的孩子。

3、冰箱物品過多我發現家裏為幼兒整理的冰箱物品過多,導致家人只專注操作,而沒時間交往,產生其他行為。

4、幼兒自行解決問題較弱,總喜歡求助大人(三)幫助兒童突破遊戲的措施1、利用活動後的分享交流提升遊戲相關經驗活動後的分享交流中,就“寶寶可不可以獨自出門”的問題,我請幼兒進行討論。最終,他們統一了要求。小孩子寶寶不可以一個人出門,大孩子可以一個人去離家很近的超市買東西,但不能去銀行取錢等活動。

2、結束活動後撤走部分冰箱內整理的物品今天遊戲結束後,我把冰箱內其中一部分相似發展要求的物品撤走,這樣可以促使幼兒不得不在完成後進行其他活動。

3、遊戲過程中的及時暗示幼兒發現老師在場時,總喜歡與老師交流。所以,老師根據幼兒遊戲行為調整自己的行為。

當這位媽媽發現寶寶不在家時,詢問我是否要外出把寶寶找回家。我反問她:“哎呀,你家寶寶那麼小怎麼一個出門啊?我家寶寶出門總是由大人陪着才出門的。”她回答:“那我去找了!”我連連點頭。“媽媽快速跑出去了。不一會,媽媽拉着寶寶的手回家了。

4、關於合作與獨自遊戲的問題以及求助的問題繼續觀察因為考慮幼兒年齡特點,這些行為出現是正常的,不必操之過急地去引導與解決。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6

觀察地點:中二班

觀察對象:xxx

觀察者:xx

一、幼兒基本情況:

楊雅哲是我們班比較典型的孩子,他的獨佔欲非常強,表現為不願與他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識,更缺乏合作能力,如果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會通過攻擊性行為以及哭鬧、耍賴來解決(轉載於: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3篇)。

二、行為表現:

但楊雅哲總是一個人霸佔全部。

行為表現:

有一次分享閲讀時,我讓幼兒兩個人合看一本書,可是書則永遠是擺在他的一邊,還不允許另外一個人碰,而且對於活動中一些需要合作的遊戲,他則是從來不願意主動去參加。

行為表現:在每次進餐活動前洗手的環節中,大部分幼兒都能夠排好隊伍一個接一個有秩序的等待着洗手,然而楊雅哲小朋友每次都很遲排隊卻總喜歡插隊排第一個,我見狀,叫他接到後面隊伍中去,他無動於衷,於是我把他拉到最後一個位置去,然後緊接着他又插到前面位置上了,這讓其他已經站好的幼兒都十分討厭他這樣的行為。

三、原因分析:

針對楊雅哲這一情況,我進行了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

(1)家庭教育的原因,由於家長寵愛倍至,盡其所能滿足其需要。

(2)缺少玩伴,由於家長怕他受到其他孩子的欺侮,總是阻止他與其他孩子玩耍,而只將他一個人關在家裏,使他難以體會到與他人合作遊戲的快樂。

四、教育措施

鑑於以上這些原因,我們採取了以下的措施:

首先,由於楊雅哲媽媽工作非常忙,我便和楊雅哲的媽媽進行了一次電訪,向她反應了楊雅哲在園的這些情況,並向他宣傳“合作”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引起重視,對他平時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比如,支持孩子與他人交往,在其交往過程中出現問題時不要過多幹涉,平時可以和孩子共同遊戲,讓孩子慢慢體會到合作遊戲所帶來的快樂,當孩子有了點進步時能給予鼓勵。在和我的談話中,洋洋媽媽漸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似乎有點緊張,幾次問“那怎麼辦,那怎麼辦?”我告訴他,只要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並重視它,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多關注這方面的表現,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有什麼問題可以經常和老師交流,相信楊雅哲會有所轉變,聽我這麼一説,她慢慢平靜下來。

其次,在我們日常生活、遊戲過程中,我注意教給楊雅哲合作的方法,指導他怎樣進行合作,比如搭積木或遊戲前,就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時,要協商解決問題;當玩具或遊戲材料不夠用時,可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同伴遇到困難時,要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一人無法解決時,可以主動找小朋友協助,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他逐漸習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第三,為楊雅哲創造合作的機會,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椅子、互拉拉鍊等都成為訓練他合作能力的機會。原來班上的一些事情,如請兩個小朋友合作分玩具,請小朋友收拾玩具,併合作抬到相應的地方等都是由能力強的孩子來完成。當我請楊雅哲完成時,他的積極性很高。吃點心時,我讓他和一個孩子一起分湯匙,讓他端着餐具箱,另一個人分,他特別興高采烈,他也想搶着分,然後我告訴他,今天你的任務是端,你只要端好了,你的任務就完成了,下一次再請你分,他聽了高高興興地完成了任務。

第四,鼓勵、引導。當洋洋做出合作行為,能較好地與同伴一同合作學習或遊戲,我都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們倆配合得真好!”。

五、矯正結果:

經過近一個月的教育、矯正,楊雅哲小朋友基本上改變了霸道的性格。現在這個孩子合作意識和能力增強了,在日常活動中樂於和同伴交往、分享,並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長反映,現在我的孩子聽話、懂事多了。在教師積極的鼓勵和適宜的引導下,他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養。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7

今天的挑戰活動我們安排了“救小鳥”的主題活動。教師事先設置了一系列的障礙,例如:爬竹梯,過小河(走梅花樁),爬山坡(平衡板),過山洞(鑽爬)等最後救得小鳥完成任務。孩子們看到這個場景個個異常興奮,躍躍欲試。膽大的孩子衝在前面,膽小的跟在後面。陳昊雲小朋友在竹梯面前停了下來,他看了看,用腳踩了一下竹梯試了試,感覺有些猶豫。後面的小朋友不停地催促他:“你快一點呀。”昊昊在同伴的催促下只得鼓足勇氣前進。在竹梯上的他戰戰兢兢,每走一步都要回頭看一下。別的孩子都是手腳一起前進,可他幾乎是橫着前進的。也許是因為後面同伴的催促也許是太緊張,昊昊在爬到竹梯一半的時候一腳踩空從梯子上滑了下來。

分析:

陳昊雲小朋友是我班比較內向,膽小的孩子。在平時的來園户外活動中,家長總是幫他挑好運動器械在旁邊看着他玩。在其他的運動中,他不是在一旁看着就是選擇一些相對簡單安全的活動,帶有冒險性的遊戲或者是沒有嘗試過的器械他都不會去玩。在今天的挑戰活動中,他沒有完成任務。活動對他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行動上。雖然他終於敢嘗試,但由於缺乏活動經驗,不知道如何攀爬竹梯,也缺乏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最終沒有成功。

啟示:

在冒險運動中,我們關注比較多的是一些大膽的孩子,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孩子在活動中並不現眼,他們很容易被我們遺忘忽視。對於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我們要更加重視。我試想了一下幾點措施:1、通過各種途徑,如教學活動,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材料,我帶你等,激發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幫助幼兒養成基本的運動能力,走,跑,跳,平衡等,發展其動作的協調性。2、鼓勵幼兒參與活動,培養其大膽自信的品質。3、做好家園聯繫工作,和家長多溝通,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8

幼兒觀察記錄:幼兒處理的方法不恰當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28日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對象:恆恆和寒寒

觀察記錄: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後,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孩子們在班裏經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着玩.

恆恆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幫老師做事,但是他經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説寒寒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在我觀察了寒寒之後發現,其實並不是寒寒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活動時寒寒在玩搭積木,他搭了一個個性漂亮的.遊樂場,而這時恆恆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築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築物弄倒了,於是寒寒就大聲地説‘你幹嘛啊’,恆恆哭着向我告狀説寒寒打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於是我走過去把寒寒叫了過來,對他説:“你對他怎樣了啊?”寒寒説:“恆恆把我的積木弄倒了,我沒有罵他”我又問他:“你知不明白他為什麼哭呢?”寒寒搖搖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氣對他説話,那他以為你就生氣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會哭.對嗎?”寒寒想了想,對我説:“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齊玩.”我笑了,摸着他的頭説:“對,你是最棒的!”

反思:中班幼兒的行為問題增多,更多的是源於中班幼兒社會交往潛力的缺乏.作為老師,要不斷觀察幼兒的社會交往狀況,並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不斷改善,從而減少行為衝突問題發生,保證幼兒順利進入“社會化”.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9

觀察對象:全體幼兒

觀察時間:x月xx日

觀察目的:對幼兒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過程:

1、這一段時間,每一天下午吃點心的時候,我看見有的小朋友一會兒把饅頭撕成小塊、小塊的捏着玩;一會兒就用手把包子壓扁,然後往嘴裏面塞。

2、瑞瑞小朋友吃飯個性香,每次盛上飯,迫不及待地抓起勺子就吃,經常塞得滿嘴飯來不及咽,噎得滿臉通紅,眼淚直流。而且他吃飯時,碗放在桌子中間,板凳離桌子很遠,他也不明白挪一挪碗,拖一拖椅子,只明白伸長了脖子,伸直了身子,使勁夠着

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幼兒的飲食習慣要求是:安靜愉快地進餐,正確使用餐具,飯後擦嘴,細嚼慢嚥,不挑食,偏食,不剩飯菜,就餐時,不發出聲音,不亂扔殘渣,飯後收拾乾淨,掌握正確的就餐姿勢等。此刻的幼兒由於父母的工作忙,而且也缺乏科學的營養衞生知識,致使孩子們養成了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吃飯時,好吃的一味往肚裏填,不好吃的“拒之門外”,有的邊吃邊玩,浪費飯菜;有的.需要大人端着碗在後面追着喂,一頓飯能吃一小時;有的吃飯時不吃,只愛吃零食;種種狀況造成了孩子們不好的飲食習慣。

教育措施。

1、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首先,我們向家長介紹有關幼兒飲食習慣的培養方法,幫忙家長樹立良好的飲食教育觀念,家園配合共同糾正幼兒的不良習慣。

2、針對幼兒這些不良習慣,幼兒園制定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導。

3、科學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及教學資料。

a、日常生活中,適當安排運動,增進幼兒食慾。

b、透過羣眾教學活動及遊戲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常規。

教育措施實施效果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此刻幼兒吃飯挑食、偏食現象改變了,孩子們明顯長胖了,臉色也好看了,家長對我們的工作十分滿意,都説孩子在幼兒園很放心,還經常向我們請教有關教養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0

現象一:早上入園時,個別家長來到我面前説:“老師,麻煩你讓我的孩子多喝點水。”

現象二:下午離園時,某些家長一接到孩子,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白開水或各種飲料讓孩子喝。

出現以上現象,無疑就是家長覺得孩子在園飲水量不足。其實,我們平時經常提醒孩子們喝水,並且在每次飲水時都會説出最少兩杯啊!但這個提醒的作用有多大呢?我悄悄地觀察了幾天孩子們喝水的情況:如果老師不盯着,孩子們就盛很少的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俗話説“小寶寶是水做的娃娃”,年齡越小身體含水量越高,幼兒身體中的'水分約佔其體重的70%~80%,如失水量達體重的10%以上就會危及生命。5~6歲的幼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80~100毫升的飲水量。當然,這並不是説每天要孩子喝十幾杯水,孩子平時吃的牛奶、蔬菜、水果和米飯等食物中均含有水分,補充了幼兒需水量的60%~70%,還須靠飲水來補充剩餘的30%~40%。為了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培養幼兒良好的飲水習慣,本人對中班幼兒的飲水習慣作了研究,認為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1

幼兒觀察記錄:培養幼兒積極的學習態度

觀察對象:鋭鋭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1日

觀察環境:教室

觀察目的:培養幼兒積極的學習態度

觀察實錄:鋭鋭是一個比較調皮的小男孩,每一天都能看見他和同伴開心的嬉戲,小嘴巴也總説個不停,聲音也大,羣眾遊戲時就更加活躍了。但一到上課時間卻總是無精打采的,一動也不動的坐着,小手插在口袋裏,嘴巴也不張,不願同老師學習知識,老師批評了他,可他仍然不願張嘴巴,這讓老師很着急。

分析:幼兒對於學習的興趣不濃厚,上課很懶散,還經常坐不住小板凳,沒有其他小朋友上課時的'活躍與激情。

措施:

1,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

2,運用不一樣的遊戲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3,慢慢培養幼兒上課時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2

觀察目標

1.幼兒是否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人或事物。

2.能否塗塗畫畫,粘粘帖帖並樂在其中。

情景實錄

今天的美工活動是塗色“小花傘”,糖糖小朋友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拿起天藍色的油畫棒就開始塗,沒過一會就聽見糖糖的聲音:“老師,快看,我的傘好看嗎?”看着她那渴望的眼神,我立馬迴應:“好看,糖糖真厲害!”糖糖又繼續和我説道:“我媽媽帶我去海邊玩了,大海就是這種顏色的,我可喜歡了!”説完以後,只見糖糖一臉滿足的樣子。

分析評價

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於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於成人,糖糖對色彩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在她的眼裏海洋的顏色就是美麗的,所以他在選擇顏色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天藍色,她還願意將自己看到的和成人進行交流,糖糖達到了《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能用簡單的色彩畫出自己想畫的事物,並且在美術活動中樂在其中的目標。

調整策略

1.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

2.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特徵,感受和欣賞美;

3.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觀察實錄

於靜珠小朋友繪畫方面的表現是非常的不錯的,構圖較好,想象力很豐富,於靜珠在塗色的時候,尤其是按要求塗色,他總是我行我素的用自己的色彩,如繪畫我們家鄉的房子,要求白牆黑瓦。他就要咖啡色的屋頂。脾氣很倔的。其他操作中這個孩子學的比較認真的。

分析措施

分析:看似斯文不響的於靜珠,脾氣很倔,有主見的,有性格的,他不喜歡的'老師儘管引導還是不行,除非自己想通,所以老師一直用商量的口氣,有耐心的溝通、引導。針對於靜珠小朋友的情況,與父母反饋情況,請父母一起配合進行指導。在幼兒園中老師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引導。讓其他的幼兒邀請他去看作品展。看看人家的作品。鼓勵他與同伴進行接觸交流,在教學評價中特別留意提醒於靜珠,聽聽大家對作品的評價。在學習方面多指導他,讓同伴也能協助,給與一定的幫助與帶動。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3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

案例發生的年齡班:新中班

【案例】 豪豪買菜記

今天,當區域遊戲一開始,豪豪就很高興的跑去華士菜場買菜了,菜場老闆婷婷開始想要和他聊天。只見豪豪只顧自己悶頭揀着菜,婷婷説:“這個是5塊一斤。”豪豪:“好的。”於是拿着菜往秤盤裏一放,還沒問多少錢,豪豪又趕緊走回去揀了好多不同種類的菜,如竹筍、西紅柿、胡蘿蔔等,一起放到了秤盤裏,這時一旁的凡凡湊近一看,説:“怎麼一下子買這麼多種菜啊,老闆怎麼稱啊?”豪豪:“那好吧,我下次少買點。”説着轉身就走了,這時菜場老闆婷婷發話了:“菜還沒拿就走了啊!”豪豪聽到後,跑回來一把抓住秤盤裏的菜就走了。其他小朋友看見了,哈哈大笑……

【分析】

案例中的豪豪是我們班出名的愛哭幼兒,不管什麼事只要不順心就會哭,哪怕天熱,他出汗了,自己一個人就在那哭,我們問他這樣做對不對,他的回答幾乎都是“好吧!下次不這樣了。”而且經過觀察發現豪豪的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較差。由此分析上述案例中,豪豪的表現是因為平時的社會交往積累太少,以及他的語言發展滯後,不管其他人問他,他的回答只有一種模式“好吧!下次不這樣了。”

【指導策略】

1、教師的直接指導:從豪豪此次遊戲的角度看,我們應該多讓豪豪參與遊戲,並在一旁給予正確的遊戲指導,讓其明白遊戲規則;從豪豪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更耐心的教育他改掉一句話模式的回答,使其在以後玩遊戲時能與其他幼兒交流自如。

2、幼兒同伴間的間接指導:給豪豪找一個好朋友,以組合的形式參與到遊戲中,當然這個好朋友必須是語言表達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發展較好,同時明白遊戲規則的幼兒,帶領豪豪參與遊戲,通過平行的遊戲角色,以間接指導者的身份幫助豪豪。

3、家園合作:家長與教師應該很好的配合,只有家園合作,才能讓豪豪進步。因為如果只是在園時教師的教育,到了家家長仍對其不教導,則我們老師教育的效果將不見效。所以,教育要家園同步進行。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2】

過程:

中午十一點半左右,孩子們安靜地吃好了中飯,送好了餐具,他們開始自由交談。我發現顧景灝和張鳳桌上、地上都掉了一些飯粒,但他們都置之不理。

我走到孩子中間説:“你們肚子吃飽了,現在坐在一起説説玩玩開不開心?”幼兒異口同聲:“開心。”

我又問:“那請你們找找桌子上地上的小飯粒,它們開心嗎?”孩子被我問的一下寂靜了,原本臉上的笑顏也消失了。有的轉過頭找桌上的小飯粒,有的低下頭去找地上的小飯粒,發現沒有就興奮的説:“老師,我那邊沒有掉小飯粒。”“老師,我看到顧景灝那邊有小飯粒。”“老師,你看,張鳳掉了好多飯粒呀!” 被説的這兩個孩子看了看我,就移開了視線,一副漠然不予理睬的態度。

“掉出來的.飯粒會開心嗎?”

“不開心。”

我接着問,“為什麼不開心?”

孩子三三兩兩地回答:“因為,因為它們掉在桌子上了,我看到地上也有,還有的都被踩爛了。”

“想一想小飯粒怎麼會掉出來的,還被踩爛了?”我繼續追問。

“我剛才看到有的小朋友吃飯時掉出來的,他沒有吃乾淨。”愛説話的薛晴連忙接話道。

我肯定了她的答案,並將視線轉向了顧景灝和張鳳,問道:“請你們來説説你的飯粒是怎麼掉出來的?”兩個孩子支支吾吾的回答。我提示到:“你吃飯的時候小腳是怎麼放得?身體朝向哪邊?你的飯碗在哪裏的?”大家一起幫助他們找出了錯的坐姿和吃飯方式。

“那請你們想想辦法,吃飯時怎樣做才不會讓飯粒掉出來?”

顧景灝不語,張鳳只是做了個鬼臉,於是我請大家想辦法。

有的説:“ 要吃得乾乾淨淨。”有的説:“吃飯不説話,飯粒掉了馬上撿起來。”也有的説:“坐在椅子上,吃飯不能動來動去。”還有的説:“不能把飯碗拿起來吃,會倒出來的。”

我問顧景灝和張鳳:“你們覺得小朋友説的對不對?”

他們點點頭。

那請你們來告訴大家:“吃飯該注意些什麼才能不掉飯粒?一點一點的説,把話説完整。”張鳳是個外向的孩子,先來説,在我的幫助下對剛才大家討論的內容進行了小結,顧景灝最後也是斷斷續續的説了一遍。

“好的,今天我們知道了吃飯時要怎麼做不掉飯粒,如果不小心掉了,也應該馬上撿起來,送進垃圾桶,否則會被踩爛,不衞生,我們要愛惜米飯,也要愛惜我們的活動室。”顧景灝和張鳳也表示同意,以後會像今天討論的這樣做。

分析及策略:

每次吃中飯,總髮現有個別孩子由於坐姿和吃飯方式不正確等原因,使得桌子上地上掉了一些飯粒,且他們不會自覺地收拾,幾經善意提醒,效果都不佳。於是我利用餐後時間,及時就餐後的現場,來開展關於怎樣吃飯不掉飯以及如何主動處理掉了的飯粒的談話活動,更具感染力。中班孩子開始從自己的向他人的世界過渡,並開始具有一定的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採用孩子自我觀察發現問題和同伴互助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找出問題的焦點所在,以及根據問題想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大家通過有意識地看發現問題,通過有目的的思考找出原因,通過集思廣益想出解決辦法,這樣的過程想必會給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有利於其今後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我想,我們的孩子就是要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從而成長為一個個棒小孩!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4

觀察背景:

美術活動繪畫“我的好朋友”

觀察目標:

瞭解幼兒的繪畫能力水平

觀察過程:

徐梓力選擇用綠色蠟筆來畫他的好朋友悦悦,在紙張的中下位置畫了一個圓形表示頭,隨後畫出五官,再畫留的長髮,紙張的下部沒有空間了,就畫了一個小圓,並塗滿顏色,再畫上肢。最後選擇藍色畫了自己:先畫頭部,再用四條線表示四肢。

悦悦選擇粉色和棕色畫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圈,加一條一條的線。

希希用粉色畫了頭部,用黑色線表示頭髮,用綠色畫了樂樂的眼鏡和嘴巴。用棕色畫了軀幹,並用綠色、藍色、肉色將軀幹塗滿,用四條線表示四肢,並將手、腳表示出來。希希笑着説:“樂樂,對不起啊,你的臉應該是肉色的我給你塗粉色了。”

樂樂畫了一個圓並用紅色塗實,表示頭部,但沒有塗滿。再用黑色畫兩個圓以示眼睛和耳朵,用黑色表示軀幹,將上肢畫在了頭部。希希看見樂樂的畫説:“樂樂,你怎麼給我畫六個手指了。”於是再畫右邊的時候樂樂畫了五個手指。

妞妞先畫頭部,選擇肉色將圓塗實,畫上眼睛、鼻子、嘴、耳朵,用黑色畫了短的直線,“這是若禹前面的頭髮。”再畫了馬尾。緊接着用肉色畫了軀幹和四肢。再選擇用淺綠、深綠色畫出若禹穿的衣服、褲子的顏色(若禹當天穿的是灰色的衣服,深綠的褲子)“這裏沒有她衣服的這個顏色。”“那你給她搭配一個顏色吧。”再畫了粉色的鞋子

觀察分析與反思:

中班幼兒正處於繪畫的象徵期,是形象知覺的敏感期,由此在繪畫前先説好朋友身上的特徵,再引導幼兒有順序的觀察認識人的身體輪廓,並用手先描繪一邊再進行繪畫,最後分享。

梓力、樂樂兩位小朋友能夠觀察到人物的特徵,但是在繪畫中不會考慮佈局,在中間位置畫一個圓表示頭部,再準備畫軀幹的'時候沒有空間了,因此對畫面的構圖需要加強引導,對繪畫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分佈。悦悦的繪畫能力發展較晚,處於能夠畫封閉的圓階段;希希能夠依靠觀察和想象把自己所看到的好朋友的形象進行描繪。對於繪畫能力較強的妞妞開始進入了視覺寫實期,開始以客觀的觀察去描繪自己的所見。

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性,並進行有效的指導,因材施教。對於繪畫能力發展較晚的孩子來説,加以引導他們去觀察物象,提升美術的造型能力。鼓勵幼兒多繪畫。他們體驗繪畫的樂趣,感受同伴間的友愛。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5

幼兒觀察記錄:增強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觀察對象:康康性別:男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時間:上課時

觀察目的:增強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觀察狀況:

康康是個內向的小男孩,剛來中班時顯得有點不合羣,不願意與小朋友交流,上課時從不主動舉手發言,各項活動的表現都不怎樣棒,作為老師心裏很着急.於是我常鼓勵他,漸漸的我發現康康學習是很認真,雖然學的很慢,常落在其他小朋友的後面,但是學習態度很好.我決定先在學習上幫他樹立信心,多給他發言的機會,我發現他字寶寶學的比較好,就讓他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當他某方面做得好時,我立刻在全班表揚他,康康很高興,學習時更認真了,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老師,一段時間下來康康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學習新知識也比以前快多了.大家一齊遊戲時常能看到他跳躍的身影,燦爛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尤康,你真棒!

效果分析:

康康性格內向,知識的理解潛力又較弱,學習跟不上進度,有點吃力,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樣樣都學得很好時,他可能會自卑,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也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玩,看得出看來孩子心裏是着急的,所以上課時很認真.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應多表揚鼓勵,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讓他明白其實自我是很棒的,學習成績很不錯,老師也喜歡他,這樣不僅僅讓他在學習上有了信心,其他表現上也跟着自信起來.

熱門標籤